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征軍團

會議進入到最後一個議題,突然給卡住了。主要是獸人蠢蠢欲動,哈德遜脫不開身。

誰都知道這只是一個借口,卻沒有人捅破。近東防線不能沒有負責人,哈德遜一旦領兵南征,前線統帥的位置就要卸任了。

相比前線統帥的位置,這次幫黑森王國鎮壓叛亂,逼格實在是太低了。

最核心的問題還是:軍權!

作為近東前線的最高統帥,哈德遜手握王國最精銳的邊軍,統帥著近東七省的貴族私軍,戰爭時期還能夠節制北疆十二行省的貴族私軍。

在近東地區,權力大的無法想象。歷次王國重要會議,都必須邀請哈德遜去參加,就足以說明了問題。

相比之下,赴黑森王國的遠征軍档次就差多了。總兵力被限制在八萬不說,派出的三個常備軍也是二線軍團。

非戰爭時期,這種二線軍團通常是不滿員的,一般是五到八千人不等。兵力有多少,全靠抽調的是哪些兵團。

剩下的全是貴族私軍,雖然經過這麽些年的訓練,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可終歸比不上常備軍。

當然,派往黑森王國的軍事教官們都認為:王國貴族私軍的戰鬥力,能夠趕上黑森王國常備軍的水準。

毫無疑問,這個評價是帶了有色眼鏡的。同樣是阿爾法王國貴族的私軍,裏面的戰鬥力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

要是哈德遜自己麾下的嫡系私軍,這個評價肯定是有些保守。領地中那三個精銳軍團,戰鬥力在王國常備軍中也是頂尖的。

要是隨便一個小貴族的私軍,具體的戰鬥力怎麽樣,那就要看這位貴族領主的軍事素養了。

雖然最近幾年,大家都在瘋狂練兵,可人和人之間終歸還是有差距的。

有的人能夠把農奴訓練成精銳;有的人訓練完了,農奴還是農奴。

或許比普通的農奴兵強大,但總體水平也就那樣了,根本就沒有摸到過精銳的門檻。

不過再怎麽拉垮,終歸是接受過軍事訓練的,戰鬥力還是比剛拿起武器的叛軍強得多。

如果黑森人的常備軍訓練拉垮一點兒,鍍金混日子的貴族再多那麽一點兒,沒準雙方就是同一档次。

越是了解的深入,哈德遜對黑森王國就越鄙視。白瞎了那麽豐厚的家底,要不是中高端力量還不錯,這個盟友就是多余的。

確切的說,中大陸三國沒有一個是哈德遜能看上眼的。曾經以為的三大強國,扒開了內幕一看,全部都是金玉其表。

南征軍統帥的位置,哈德遜看不上,不等於其他人也看不上。

朝堂上的各大派系,無不虎視眈眈,地方上的大貴族領主也在蠢蠢欲動。

這些和哈德遜關系不大,現在的他就是一吃瓜群眾。

政治是需要平衡的,本身就掌握了王國半數的軍權,無論如何南征軍統帥的位置,都不可能再落入他這一系的將領手中。

事實上,就算是大家不反對,哈德遜也沒有嫡系將領可以推薦。

同將領的個人能力關系不大,主要是他的嫡系戰績和出身都不怎麽樣,強行推上位只會害人害己。

能夠參與競爭的,消息必定很靈通,都知道黑森王國之行是在捏軟柿子,各地的總督就沒有一個落下的,全部跳出來上書請戰。

這波他們可不是孤軍奮戰,還有行省內部中小貴族的支持。一個個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去黑森王國發一發戰爭財。

都是哈德遜開的壞頭,凡是有財產來路不明的,都被大家懷疑是戰爭財。

哪怕每次瓜分戰利品,他都做到了公正公平,大家還是不信他就那麽點兒收獲。

倒不是懷疑他私藏戰利品,而是認為他出去幹了私活兒。每一次私自外出,都被大家認為這是帶著一龍一熊出去幹無本的買賣。

剛開始,哈德遜還想要解釋來著。後來想了想發現,要是解釋通了這個問題,那麽巨額財產來路不明就沒法解釋了。

索性就讓大家誤會了。反正在戰場上從敵人手中搶東西,那也是合法所得。

搶的到是本事,搶不到才會受人鄙視。

戰場上發戰爭財的將領多得去了,也不差再增加哈德遜一個。只要時機成熟,大家都不介意隨手撈上一筆。

大戰過後的戰利品分贓,那只是收益中的小頭,大家最主要的收入,還是獨自執行任務過程中收獲的戰利品。

有心人替哈德遜算過一筆,開發山地領和雪月領先後投入的資金高達數千萬金幣,絕不是一名藥劑大師能夠賺取的財富,更不是一名軍火商能夠湊齊的。

細數了哈德遜的所有財路之後,哪怕以營業額當利潤算,還有上千萬金幣的虧空填不上。

如果只是這些,大家也僅僅只是懷疑。偏偏戰場上發了戰爭財的幸運兒中,還有幾個大嘴巴子,時常在親朋好友們面前,鼓吹自己在戰場上撈了多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