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七王族出

滄瀾城。

“宰相,情況似乎有些不妙啊!

王儲案沒有查出什麽眉目來,反倒是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被調查團掀出了一大堆。

有些問題確實該解決,但更多的問題,壓根兒就沒有辦法解決。

平日裏捂著蓋子也就罷了,現在放到了明面上,這將政府置於何地?”

財政大臣德爾加多侯爵一臉憤憤不平的說道。

阿爾法王國不能解決的問題,一半都和錢有關。因為政府兜裏沒錢,很多明明可以處理的事情,也被積壓了下來。

現在被掀開了蓋子,無疑是將政府逼入了墻角。然而想要解決問題,總得要有經費啊!

“怕什麽,不就是丟點兒面子麽?裝聾作啞的事情,大家又不是沒有幹過。

王儲不幸去世,陛下現在的心情非常不好,我們還是不要上去礙眼了。”

紐芬蘭大公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看似調查團的行為,似乎都是無意識的波及到了政府,但誰能夠保證這是凱撒四世對他們的敲打呢?

一朝君王,一朝臣。

因為他們這幫威望高的老家夥占著位置,凱撒四世繼位好幾年都沒有能夠把親信提拔上來,對朝堂的掌控力非常有限。

任何一名君主都無法容忍朝堂長時間脫離掌控,哪怕他們這些人都是國之柱石,對王國忠心耿耿,也不能阻擋國王的掌權路。

如果不是阿爾法王國的處境危險,需要他們這幫老臣幫忙撐場子,凱撒四世早就換上自己人了。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

君主最大的特性就是:健忘!

現在局勢穩定了下來,國王心目中首先想到的就是鞏固王權。在這一核心基礎上,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讓道。

王儲案對凱撒四世個人是一個重創,但在通向權力的道路上,卻是一次機會。

借助這次調查,國王的權力不斷延伸,大幅度擠占了政府的權力。

一次兩次大家也就忍了,畢竟國王可是剛剛死了兒子的,發泄一下情緒也是應該的。怕就怕這種事情,變得沒完沒了。

“宰相,這恐怕由不得我們了。調查團最近盯上了近東開發銀行,繼續下去軍方多半也會被牽扯進來。

就在昨天晚上,兩個醉鬼在酒後打鬥過程中引發了火災,大火很快蔓延到了近東開發銀行,恰好燒毀了一屋子的賬目。

調查團都沒有派人去現場實地調查,就找上了近東開發銀行在王都的負責人,雙方發生了激烈爭吵。

要不是公主殿下路過,及時過去勸了架,調查團的人差點兒和銀行護衛現場發生火拼!”

愛菲耶羅大公沒好氣的說道。

實際上情況比他描述的更加嚴重,沒有在現場打起來,除了公主勸架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調查團的官僚沒有指揮動巡邏的士兵。

以往的時候,調查團能夠無往不利,那是因為有王都駐軍的配合。甭管是哪路勢力,遇上了軍隊都要慫。

這次的情況明顯特殊,誰都知道近東開發銀行是哈德遜元帥的產業。僅憑調查團那幫官僚們的命令,顯然不足以讓王都駐軍查抄自家元帥的產業。

調查團屬於臨時性機構,並沒有調動駐軍的權力。大家肯接受指揮,那是源於國王下令要他們配合。

前面每次都無往不利,這次碰上了硬茬子,事情一下子就變得麻煩了起來。

最關鍵的是這個消息傳遞到了凱撒四世耳中,他會怎麽想?

作為王室成員,愛菲耶羅大公早就意識到哈德遜在國內威望太高,需要進行打壓。

可作為王國的軍務大臣,他又反對這麽幹。

政治上過河拆橋,沒有什麽毛病。可前提是必須過了河之後動手,現在才剛剛開始過橋呢!

北大陸的局勢,現在已經惡化的不成模樣。沒有哈德遜那種軍事強人壓著,搞不好國內的貴族都要外逃了。

現在的哈德遜,不光是只是一名能打的元帥,更是王國對抗異族的信心。

僅僅只是采取政治手段,削減一下他的個人威望還行。王儲被殺案這樣的重罪,萬萬不能把帽子扣過去,哪怕是嫌疑也不行!

栽贓陷害,都不帶這麽沒水準的。王國之中任何一家大貴族,都有可能在王室安插內線,唯獨科斯洛家族不可能。

哈德遜崛起前的科斯洛家族,莫說是往王室裏面塞間諜,他們的核心成員想要投奔國王,都困難重重。

“放心好了,既然公主殿下當時也在現場,那麽事情就不會超出控制。

米切爾雖然做事沖動了一點兒,但他的腦子卻不笨,知道什麽事情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

何況公主殿下還在現場,想來也會向陛下如實說明情況。”

紐芬蘭大公面不改色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