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血虧引發的變局

奧術學院的事情,終歸還是定了下來。憑借龍騎士的身份,哈德遜成功混上了名譽院長的頭銜。

剩下的事情,就和他沒關系了。哈德遜算是看明白了,這幫老家夥還真的就是為了借他名頭一用,從來都沒指望他走上講台。

不得不承認,這些老家夥看人的眼光確實挺準的。要是去軍事學院,哈德遜還能夠過去指點江山;奧術學院那就算了吧!

理論上的東西,哈德遜老爺腦子裏還有些東西,可以拿出來分享。

修煉方面的知識,這可就為難人了。作為一名掛壁,哈德遜的經驗拿出來除了誤人子弟外,不存在任何借鑒意義。

為了展示王國團結,國內的一眾大貴族,全部都成為奧術學院的籌建者,並且還要以身作則,將嫡系家族子弟送入學院中。

盡管大部分大貴族都不知道這個消息,但也不妨礙一眾奧術學院高層提前幫他們決定。

心裏反對也沒用,幫他們做出決定的這幫老家夥,也包括他們自家的長輩。

不能說每家大貴族都派出了代表,但王國百分之八十的大貴族,在這裏都是有人的。

自家長輩幫忙挖的坑,前路再怎麽坎坷,也只能一路走下來。

有這麽多人一起分攤火力,哈德遜瞬間不慌了。整個阿爾法王國都在戰車上,就算是教廷搞清算,也不是那麽容易。

第一家奧術學院和第二家奧術學院,看似沒有多少差別,但在性質上卻是完全不一樣。

沒能夠將法蘭克人搞出來的奧術學院鎮壓下去,教廷的威懾力就已經下降。

事實上,早在凱撒三世時代,阿爾法王國就已經出現了組建奧術學院的呼聲。

怎奈受限於實力,擔心引來教廷不顧一切的報復,才選擇了觀望局勢。

這波擠兌風潮,教廷徹底的激怒了王國中的“鷹派”,奧術學院出爐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

翡翠宮中,凱撒四世熱情的接待了返回的一眾功臣,可惜大家都不怎麽給他這位國王的面子,照了一個面就各回各家。

不知道是成長了,還是已經習慣了。對大家的不買賬,凱撒四世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情緒。

股份制國家就是這樣,作為王國的大股東,不幹出一番事業來,很難獲得其余股東的真心擁戴。

假如將股份進行細化,王室的股份還不到兩成,而一眾大貴族持有的股份卻超過三分之一。

兩者聯合才能夠完成對王國的統治,相互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關系,而不是強制約束。

與之相對應的,王國利益和王室利益也不能直接畫等號。國家也不是國王的國家,而是國內所有貴族的國家。

大家為了共同的利益,一起維護這個國家;同樣也有可能為了各自的利益,挖這個國家的墻腳。

具體操作,既要看利益,又要看節操。

本質上同企業經營差不多,就如同一眾上市企業,有的大股東在推動企業發展;有的大股東則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

……

“數據統計出來了沒有?”

凱撒四世笑盈盈的問道。

看得出來,他現在的心情很不錯。能夠坑一把教廷可不容易,以往的時候和教廷發生沖突,阿爾法王國可是很少占到實質上的便宜。

“陛下,在這次擠兌風潮中,我們共計投入現金八百萬金幣,累計回收債券面值三千一百八十三萬七千。

這些債券,全部被拿出去公開銷毀。

王國的真實債務總額,雖然沒有變化,但我們手中的現金流卻大大增加。

得益於教廷的貢獻,在扣出全部成本後,這波折騰下來,王國獲利約兩百萬金幣。

從掌握的情報來看,教廷手中依舊持有了王國七百多萬金幣的債券。因為後期債券價格上漲,要是他們繼續拿來兌換的話,預計還會幫我們貢獻一百萬金幣的利潤。

相對於王國的龐大債務總額來說,這點兒利潤不值得一提,不過我們在國際上的信譽卻是大大提高。

可惜教廷收手的太快,要是他們繼續下去,我們的利潤還可以更加豐厚。”

德爾加多侯爵欣喜的說道。

財政大臣難當,諾大的一個阿爾法王國,為了籌集那八百萬現金,財政部都不得出去找人借錢。

幸好這次擠兌風潮,阿爾法王國是賺到了,不然還真不知道該怎麽收場。

“別不知足,這次能夠獲利,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真要是教廷不顧一切的折騰下去,我們也只能拉著他們一起兩敗俱傷。

畢竟,能借的戰爭債券我們都借光了,這場債券兌換大戰若是持續下去,那可就真要消耗我們手中的現金流。

到了那一步,最好的情況,也無非是等教廷手中持有大量的戰爭債券時,對外宣布債務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