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刺殺案

暈乎乎的出來王宮,哈德遜的腦子還在嗡嗡作響。

新興貴族難混,新興貴族中的老大更難混。看現在的情況就知道,一個個搞起事情來都不帶他玩。

要是早知道這是凱撒王儲的算計,他才懶得出來當這個得罪人的出頭鳥。

理智告訴他,要是一直這麽折騰下去,在戰場積累的聲望遲早會被敗光。

成也戰場,敗也戰場。

哈德遜非常清楚,大家排斥他的主要原因,並非源於他是新興貴族,而是他在戰場上表現的太過完美。

若他是一名百八十歲的老翁,估摸著大家也認了。左右也就那麽些日子,高高供起來就行了。

可惜哈德遜才二十出頭,還能夠在王國政壇上活躍數十年,要是臉皮厚一點甚至能夠活躍上百年。

稍微有點兒腦子的都知道,對這種潛在的權臣,必須要提前打壓下去。否則,讓哈德遜順風順水的經營下去,大家的後輩未來還怎麽混?

核心利益上的沖突,決定了不管哈德遜如何努力,都無法被各方真正接納。

現在的情況是:老牌貴族擔心他做大後,搶占了大家的利益;新興貴族底氣不足,又各懷心事,無心推哈德遜這個帶頭大哥上位。

王室的想法更為復雜,一面需要他的軍事才能,震懾外敵;一面又擔心哈德遜做大後,威脅到了王權。

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加持下,才讓擅長拉盟友的哈德遜,在王國政壇上陷入了孤立無援尷尬境地。

如果僅僅只是政治上的麻煩也就罷了,關鍵是各方持有的警惕立場,大大限制了哈德遜的行動。

看東南行省的紛爭就知道,在大多數的時間裏,他都被迫采取了守勢,而不是主動出擊。

不是他沒想過強勢一波,怎奈一想起歷史上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人物,哈德遜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理智告訴他,現在只要敢冒頭,不是被英年早逝,就是邪教組織中又添一員大將。

甭指望跳槽,在阿爾法王國混不下去,換一個國家只會死得更慘。

擱任何地方都一樣,當你的出現,損害到了別人的利益時,你就是邪教。

改變不了世界,那就去適應世界。參考了無數大貴族的起家史後,哈德遜找到了他們共同的成功經驗,那就是——“苟”。

相對來說,哈德遜現在手中的牌更好。甚至都不需要怎麽努力,只要慢慢熬時間,等上了年紀就能夠步入權力核心。

美其名曰:磨性子,實際上就是爬得太快,讓所有人都不舒服、缺乏安全感。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要不是曾經飽受社會毒打,一朝大權在握,讓他在風華正茂的年紀主動選擇沉寂,還真不一定能夠做到。

一杯茶水下肚,恢復了從容淡定的哈德遜,開始梳理王宮會議上的內容。

凱撒王儲冒著得罪國內一眾老牌貴族的風險,搞這麽一出大戲,背後肯定還有別的原因。

邀請教廷的人過來加冕,看似像是一句玩笑話,但哈德遜非常清楚此事未必沒有可能變成現實。

以目前的國際局勢,凱撒王儲要是敢發邀請,庇護七世大概率會親自過來主持儀式。

或許教廷在貴族心目中臭大街,但是在民間的影響力,依舊根深蒂固,甚至貴族內部都有一幫擁護者在潛伏。

獲得這些人的支持,對穩固王位來說,同樣意義重大。

不過光這些因素,還不足以讓凱撒王儲把事情做得這麽絕。大家都是體面人,暗示一波就可以了,幹嘛要親自說出來呢?

就算是凱撒王儲沉不住氣,王室那幫政治經驗豐富的家夥,也會攔著。唯一的解釋是:刻意為之!

用手指在桌子寫下了四個字——“土地兼並”,哈德遜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看凱撒王儲拉攏的人都知道。要麽是把鄰居們兼並光了的主;要麽是新崛起根基不穩的主。

難怪敢拿一眾老牌貴族當筏子,著實是雙方一開始就站在了對立面,完全不存在任何妥協的余地。

真要是深究,始作俑者還是北地五大家族。雖然因為大搞土地兼並,將自己弄得聲名狼藉,但他們得到了實惠啊!

正是靠著這些實惠,他們才從邊疆領主,一躍成為了王國最頂尖的家族。

現成的榜樣在那裏,大家心裏沒有想法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問題是南邊沒有獸人,玩不了借刀殺人的把戲。

哪怕引入外敵都不行,在人族內鬥之中,大家都默契的不殺貴族。只要不是直接死在戰場上,基本上都能夠保住小命。

粗暴的手法玩兒不了,那就玩兒技術性的。

在北地貴族崛起前,大家的節操還比較高,都是在等小貴族沒落之後,再伺機進行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