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聰明人太多了

別人在死撐著,山地領同樣也不能例外。面對血崩的價格,除了減產應對外,哈德遜也無能為力。

虧本的買賣也得做,不然將市場丟了出去,再想要重新拿回來就難了。

這波危機來得如此猛烈,除了行業產能過剩之外,更有巨頭們趁機掀起行業洗牌,絞殺競爭對手的緣故。

或許引爆這次危機的訂單違約,也不只是各大商會的意思,搞不好背後還有某些礦業巨頭的手筆。

某某大貴族既是商會的股東,又是鋼鐵巨頭,這種事情再常見不過了。

可惜哈德遜崛起的時間太短,同大陸各大商會之間的關系,也僅限於戰爭中的一次合作。

大家都是各取所需的公平交易,誰也不欠誰的。這些隱秘,人家自然不會派人過來刻意通知他。

羨慕一下就行了,組建商會這種事情,以科斯洛家族目前的人脈關系網,根本就玩兒不轉。

涉及到了利益,些許交情根本就搞不定。那些遍布大陸的商會,背後都有一大幫的合作夥伴。

連重兵保護的移民隊伍,都有人過來襲擊,要是跑去組建商會,那還不天天被人搶?

事實上,產生危機的不光是鋼鐵產業。戰爭結束後,所有圍繞戰爭轉的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此刻鋼鐵制品價格血崩,也波及到了其它產業,比如說:煤礦產業、馬車制造等相關產業鏈,都跟著迎來了寒冬。

幸好阿爾法王國工商業不發達,在王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並不大。從業者還大都是依附貴族的農奴,就算是爆發經濟危機,也沒有裁員降薪一說。

危機對底層民眾的生活影響,幾乎為零。不過寒氣依舊在不斷傳遞,最先感受到寒意的就是凱撒三世。

在危機中損失慘重的貴族,紛紛拿著王國發行的債券充抵稅款。原本只是貴族老爺們的損失。

“僅僅只是秋稅,就出現了高達四百五十萬金幣的戰爭債券,他們這是瘋了麽?”

凱撒三世近乎咆哮的幕後道。

最近這些日子他身體不適,很多政務都移交給了兒子處理,沒怎麽關注大貴族們私底下的小動作。

這才剛剛打了一個盹兒的功夫,下面的人就給他捅出了一個大簍子。

拿王國發行的戰爭債券充抵稅款,理論上來說是完全可行的。反正這種提前兌付,王國只支付本金,票面上的利息直接打水漂。

一般來說,只有財力匱乏的小貴族會這麽幹。只要不是一擁而上,些許戰爭債券提前兌付,對王國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為了王國財政有序運行,也為了賺取債券利息。大量持有王國債券的大貴族們,早就達成了默契,長期持有手中的戰爭債券。

按照正常情況,只要王國的信譽不崩,拿著債券充抵稅款的貴族,就會是極少數。

頂多也就幾十萬金幣,不會超過稅款總額的百分之十。提前兌付這點兒債務,財政部咬咬牙也就撐過去了。

可是現在的情況明顯不一樣。受戰爭的影響,今年阿爾法王國的秋稅一共也就收到七百萬金幣,其中超過四百五十萬都是戰爭債券。

很明顯這是有多名大貴族打破了默契,在大肆拋出手中的戰爭債券,否則小貴族們貢獻出來的稅款總額度,都不可能有這麽多。

“陛下,這可能和國內爆發的經濟風波有關。進入下半年後,鐵制品市場就出現了問題,十一月份的時候更是直接出現了價格雪崩。

連鎖反應之下,到了十二月份的時候,這場危機又波及到了上下遊產業鏈,進而影響到了多個行業。

不少貴族在這場危機中損失慘重。在惶恐情緒驅使下,大家都想要保留更多的現金在手中,這才出現了這一幕。”

德爾加多侯爵硬著頭皮解釋道。

作為財政大臣,他就是一個悲劇。剛上任沒多久,就趕上了獸人入侵。

位高權重是不假,可每天都要為錢發愁,想要睡上一個安穩覺都難。

“為什麽不提前向我匯報?”

凱撒三世質問道。

這麽重要的訊息,要是提前通知他,早就采取了應對措施,絕對不會放任局勢發展到現在這一步。

在稅款收上來之前,都有改變的余地。現在看著國庫中的一堆債券,他就愁得不行。

年後就要開始兌付借款利息,外面的債主們只認金幣,可不會接受一堆債券充當利息。

要是無法正常進行利息兌付,把阿爾法王國的信譽搞崩了,那可就麻煩大了。

沒有人回答,不過從眾人不斷從凱撒王儲身上掃過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來,這多半和他的寶貝兒子脫不開關系。

“小凱撒,作為監國你不該給我一個解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