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保甲制度

大隊人馬一路前行,就收獲了一路的羨慕、嫉妒。尤其是進入萊特郡之後,更是吸引了無數目光。

縱觀萊特、懷頓兩郡,領地人口過萬的就只有哈德遜一家。本來就夠招人嫉妒的,現在又搞出了這麽大動靜,那就更拉仇恨了。

若非大家前不久剛被皮爾斯伯爵敲打過,余波尚未過去,搞不好他們都要出來攔路打劫。

不過這種事情,也只有暗地裏想想而已。有能力搶劫這支隊伍的貴族,一共也那麽幾家。

除非是聯合行動,單獨任何一家過來,都得先要三思而後行。

不是搶劫能不能成功的問題,關鍵是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沒幾個能夠承擔的起,更不用說還要擔心事後報復。

理論上來說,最佳的薅羊毛方法是設卡提高過路稅,光明正大的分一杯羹。

本土貴族迫於人情,不能這麽幹。北地貴族不需要給“神弓騎士”面子,可惜他們要擔心引火燒身。

經濟制裁的風波才剛剛過去,嘗試過厲害的一眾北地貴族,沒有人想來第二次。

誰要是開了壞頭,引得周邊的鄰居們跟著學樣,最後倒黴的還是他們自己。

最慘的是過路稅沒收到,反被人給胖揍上一頓,那才是人生悲劇。

畢竟,在亞斯蘭特大陸收稅一直都是強者的專利,一直都只有弱者向強者繳稅,從沒有顛倒過來的。

尤其是想要貴族們的稅,先決條件就是拳頭比他們的硬。否則,根本就不可能收起來。

盡管哈德遜的後勤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充分,隊伍一路磨磨蹭蹭的抵達領地,還是出現了兩位數的減員。

這才四百裏地,真不敢想象那些沒有任何後勤保障輾轉幾千裏的大移民,究竟需要付出何等代價。

按照雇傭兵世界的規矩,哈德遜爽快的支付了傭金和延時費,送走了一眾戀戀不舍的騎士。

人多了事多。雖然哈德遜提前做了準備,早早安排手下搭建房屋,怎奈人數大大超出事先的預料,最後只能讓農奴們先湊合著住。

居住只是小問題,作為社會最底層的農奴,在這方面的要求,從來都沒有高過。只要房屋遮風擋雨,空間擁擠一點點也不算啥。

何況困難只是暫時的,慷慨的哈德遜老爺,從不吝嗇給大家劃地建房。

糧食有儲備,這波還帶過來了不少,暫時不需要操心;鍋碗瓢盆,自家就能夠生產,從來都沒缺過;柴薪山裏有的是,光枯黃的落葉都能夠湊合些日子,農奴們只需自己動手就能夠解決。

物資上的困難,基本上不存在。真正麻煩的是人口增長,帶來的管理難題。

沒有絲毫猶豫,哈德遜直接引入了原始的保甲制度。編組以戶為單位,設戶長;十戶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

再往上,那就只能領主府直接進行管轄了。這不是放不放權的問題,實在是農奴中人才匱乏。

能夠管理好一百戶的人才,在農奴中都是鳳毛麟角,再給他們加擔子,非得將事情搞得一團糟不可。

反正整個領地,一共也就那麽三千多戶,對接三十多名保長,領主府的管理壓力已經大幅度減輕。

連保連坐制度,毫無疑問也跟著學了過來。每戶發給一塊木制印牌,上面寫明本戶丁口、從業狀況。

戶內有人外出,或者有客來訪都要注明行蹤,向甲長、保長進行報備,如有可疑之人立即上報領主府。

各戶之間聯名作保,一家犯罪,沒有及時進行舉報,那麽其他各戶依律連坐,共同承受懲罰。

封建的實在是不能再封建,妥妥的封建體系巔峰制度。不過哈德遜已經顧不上考慮那麽多,甭管制度是好是壞,有制度總比沒有的要強。

看農奴們的表現就知道,對這套苛責的制度,並沒有太多的抗拒。

主要是對農奴而言,其中的大部分約束條件,實際上都約等於零。

除非是領主征召,否則大部分人從出生到死亡,都不會離開領地。所有的交際圈子,社會關系也是局限在領地之中。

放眼望去,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相互之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大家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讓他們鄙視不安分的存在。

如果不是領地人口來源太過復雜,哈德遜都不會搞出這套保甲制度。非是制度不好,而是真心不需要搞這麽復雜。

在封閉式的領地經濟模式下,只要領主能夠讓大家勉強吃飽飯,領地的秩序就有了保障。

固化的社會階級,長期的奴化教育,扼殺了農奴們思想上的發展。當人一旦習慣了身邊的一切,就很難再從自己的認知中走出來。

一心搞建設的哈德遜,自然沒有功夫玩兒什麽思想革命。改變世界,那麽偉大的事情,還是等站在世界之巔再去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