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崛起之路(五)(第2/3頁)

【……】

伴隨著教育部的24號文件。

伴隨著央視新聞裏,插播教育文件改革的一條《那年盛夏》電影片段。

電影片段,其實就是一張貼著各種各樣“補習班”的劇照。

電影雖然沒有明示什麽……

但電影裏每一個學生的高考成績,再加上電影裏每一個人物的經歷,無一不在暗示著“教育”的貧富差距。

新聞播出之後。

網絡上瞬間便掀起了一陣社會熱潮。

無數的學生、家長、網友在網絡上陸續開始發聲。

有支持改革,說教育如果不公平的話,寒門學子便再難出頭了。

也有人說補課實際上不貴,很多孩子聰明,一聽就會,壓根不需要補課,但但更多孩子笨,而且如果不補課的話,他們注定沒辦法通過學習來改變命運,而且放寒暑假不補課的話,孩子們就會跑去上網打遊戲,嚴重荒廢學業。

微博上。

關於“補課”這兩個字,上升到了社會新聞的熱點。

很多專家都站出來,開始針對“補課”還是“不補課”這個話題,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

在這一陣熱潮之下……

《那年盛夏》這部電影,在豆瓣更是炸開了鍋。

新聞裏的電影截圖,被傳得到處都是……

影評區有人傳言某位教育部門的大領導,無聊之下看了《那年盛夏》這部電影,然後意識到了問題所在,然後連夜開會。

說得有模有樣,便仿佛是親眼見到了一般。

除夕。

《詠春拳》與《賽車》首映!

他們依舊在廝殺。

但……

似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殘酷與激烈。

甚至,無數關於兩部電影的炒作,也沒有達到想要中的效果。

《那年盛夏》橫空出現在所有人的視線中。

各大院線看到了新聞,也看到了熱度,同時意識到這部電影,似乎站在了“對的”立場上。

那是一種無聲的鼓勵。

他們聽懂了這種鼓勵。

然後,他們看著這部電影的粘性,看到了這部電影的前景,他們開始為這部電影加大了排片。

依然比《賽車》,《詠春拳》這兩部電影的排片要少。

但……

多了幾分逆襲的機會!

……

年三十。

盡管,06年便開始禁放煙花爆竹了。

但鞭炮聲依舊在城市裏響著。

白天就開始響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NC工作室】的員工們,除了個別燕京本土人士,留下來值班以外,其余人陸陸續續都走了。

【博世電瓶】倒分外熱鬧,員工們拿到了一筆不錯的獎金。

到處都充斥著歡天喜地。

燕石化在十多天前,便放假了。

整個學校空蕩蕩的。

張勝從銀行走了出來。

他將“建設銀行”的三十六萬債務全部還清了。

接下來只剩下農業銀行,工商銀行……

這些錢相對而言稍微少了一些。

張勝看著燕京人來人往的行人……

短暫地陷入了一陣茫然。

隨後……

他朝著學校那家【趙師傅面館】走去。

趙師傅面館人並不算多。

現在大家基本上都回家吃飯,並沒有什麽人在這裏吃。

張勝走進去的時候,趙志明臉上露出笑容,只是,這笑容帶著幾分苦澀。

趙志明的婆娘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在廚房裏幫忙,而是不斷地打著電話。

張勝轉過頭。

看到店裏面顯眼的位置,貼上了一張新的圖片。

圖片並不是什麽宣傳海報,而是一個五六歲孩子的照片……

他們依舊沒有找到他們十多年前丟失的兒子。

打完電話以後……

趙志明的婆娘當著張勝的面,埋怨著趙志明。

“你就不應該學那斷子絕孫的手藝!”

“這是什麽好兆頭?現在,兒子沒了,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

張勝聽到店裏吵了起來。

似乎每每闔家團圓的時候,他們總會為兒子的事情而吵架。

張勝站了起來……

離開了面館。

面館裏,吵架聲越來越響,帶著一陣陣哭腔。

此時此刻……

張勝已然沒什麽心思吃面了。

就在這個時候……

他的手機短信響了起來。

是幾條除夕快樂的祝福短信。

是宿舍裏幾個舍友發過來的……

然後……

張勝發現祝福短信很多。

來自學校的一些人、來自沈毅、來自陳夢婷、來自徐勝男、來自孟樹榮……

他感受到這些人的歡樂,然後,一一回應著。

但本該喜慶的日子,張勝似乎喜慶不起來。

他終於還是回到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