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是“他”的電影(第2/3頁)

班主任沉默了。

然後……

喧囂的班會現場,歡快的氣氛,仿佛是柯展翅用另一種手段,渲染著壓抑!

那是一把刀,將無數的情緒給掀起來,割了一片片肉。

最好的煽動情緒方法,是制造一個希望,然後,讓這個希望變得無限大……

在漸漸接近的時候,突然將這個希望給刺破,變成了一地的狼藉。

……

角落裏。

一個胖胖的中年人看了這部電影。

電影看到下半段的時候,他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他本來以為這是一部普通的青春電影。

但這部電影卻拍出了另一種深度。

教育的弊端!

甚至,教育資源的貧富差距……

學校是公平的,所有人都在公平地努力著。

但學校外的很多東西,都是不公平的……

雖然電影《那年盛夏》沒有明說,但他卻從細節中,看到一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講精華,反而留到了補習班。

“高考,不止學生的努力,更是家長的努力……”

簡單的一句台詞,結合高三二班,有些同學的成績進步,有些同學的退步,然後家長會上家長們的穿搭,校外補習班那一閃而逝的招牌!

諷刺!

深深地諷刺!

他站了起來,只覺臉色很難看。

他不再看電影,而是走出門口,拿出了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

“幫我起草一份文件,關於校外補習的……”

說完這句話以後,他坐上了一輛車。

他來自於農村,靠著知識改變命運,一步步爬了上來。

他非常明白當下,那些普通孩子想要出頭的困難程度。

……

電影播放到了尾聲。

高三二班大部分的學生都沉浸在自己角色的光輝中。

柯展翅將他們拍得很優秀,近乎是他們完美的角色……

但,有一些人卻默默地看向了另一邊,另一邊,那個認真看電影的身影。

那個“張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誰了。

他就是張勝!

電影的結局……

以一種很歡樂的氣氛,渲染著無數的喜悅感,特別是最後的那一堂課,學生們眼神中都散發著光芒。

他們在聊著各自的夢想……

“張利”。

也站在台上,說了自己的夢想。

但……

場面很嘈雜,學生們在興奮地聊著天。

他的上台,無人在意。

畢竟……

他是班上為數不多考上了二本的學生,雖然比專科要好很多,但在這樣的班級,顯然是不夠看的。

特別是所謂的“燕京大學”的豪言壯志,仿佛是一個笑話。

觀眾們只有從他的口型中,才能勉強聽出幾個字。

他的夢想,已經從“燕京大學”,變成了“上大學”。

聽到這一句話的時候……

後排一些人,突然眼眶就繃不住了,幾個人捂著嘴巴。

他們堵得慌。

他的下台,也依舊無人在意……

仿佛是天生的配角。

但,柯展翅這種拍攝手法,卻仿佛將那些閃耀的人當成了配角。

而他,隱約間成為了整個故事的核心。

電影的最後結局……

所有人都各奔東西。

但……

有個彩蛋。

宋雨菲扮演的女主角和蔣心怡扮演的女配在餐廳吃飯,聊著未來的時候,遠處又出現了“張利”的身影。

他背著一個包,正在商場裏到處跑著業務,似乎正在為自己上大學而“努力著”……

然後……

熒幕一暗,電影終於在阿K那首感人至深的《盛夏》中結束了。

放映廳裏掌聲響了起來。

遠處……

一些人擁抱著柯展翅。

說著成功的那些話……

高三二班的學生們看完電影以後,一些人有些感觸,他們紛紛想找張勝聊聊。

記憶……

在他們心頭湧現。

張勝的身影直到現在,依舊是那麽的模糊。

不過,電影的渲染下,他們心中同情心越發得濃郁。

但……

令他們震驚的一幕,卻出現了!

他們看到張勝站了起來。

然後,電影的出品方徐勝男跟著張勝握手,兩人似乎很熟……

然後,他們看到柯展翅跟著張勝擁抱了一下,張勝竟拍著柯展翅的肩膀,仿佛認可一般地點點頭。

對,他們沒看錯!

是張勝認可柯展翅!

然後……

他們看到電影的演員,蔣心怡、何昊陽等人,也上去跟張勝打招呼。

隱約間……

他們聽到了“張總”這個稱呼。

他們似乎對張勝格外的重視。

仿佛……

《那年盛夏》的主創團隊,都圍著張勝在轉。

高飛茫然地看著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