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背債人和收債的!

截止十一月十三日。

《那年盛夏》總銷量已經破五萬本了。

五萬本,差不多是市面上一般暢銷書整年的銷量。

【啟明星出版社】的編輯楊晨在昨天給林夏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裏楊晨告訴她,出版社幫她的《那年盛夏》進行了一次評估,如果配合著影視上線的話,這本書一年的銷量估計在十八萬朝上。

二十萬朝上,已經是一些普通一線作家的銷量級了。

處女作就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這對一般作家來說,絕對得好好地放鞭炮慶祝,然後什麽Q狗空間、什麽博客、什麽微博到處發,生怕全世界還有人不知道這本書……

但……

林夏卻總體表現得很平靜。

《那年盛夏》盡管經過了第二次修改,增加了一些寫實的底層人物,小說更加貼近現實與豐滿,但林夏對自己這本處女作依舊不算滿意。

如果她現在寫的話!

她能寫得更好。

“抱歉,楊姐,我現在不想出席活動……”

“楊姐,我想再多積累一下……”

“……”

她謝絕了出版的上節目“邀請”,哪怕這個節目是湘南衛視的【天天奔跑】。

這個節目很受年輕人追捧,節目每一期都會邀請國內一些知名的歌手、演員過來參與活動,在強大的湘南衛視運營團隊運作下,節目收視率達到了國內綜藝節目前三名……

新一期節目,湘南衛視邀請了知名的旅行作家、網絡排行第一的流行林之白做客,宣傳廣告剛一打出來,這網上的熱度便炸了。

出版社的本意是讓她跟林之白一起帥哥靚女站隊做遊戲,順便讓林之白在節目上介紹一下《那年盛夏》,增加一下銷量。

畢竟,如果能年銷售破二十萬本的話,那就能穩住國內一線作家的銷量了。

如果是幾個月前的話……

林夏大概會參加這個節目。

並沒有什麽壞處,增加書銷量的同時,還能上上電視,爆爆光……

何樂而不為?

但現在的林夏,卻漸漸地喪失了興趣。

繁華都市下面……

藏著許許多多正在困頓中掙紮的人。

當林夏見到這些人,並逐漸深入了解這些人以後,她甚至心中開始生出了《那年盛夏》這本書寫得太淺了。

書中……

所有人都通過努力,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書中有波瀾,但波瀾卻僅限於同學之間的吵架,懵懵懂懂的喜歡、或是同學與老師、家長之間的矛盾。

這些天。

她一直在搜集各種各樣的資料,也在看許許多多老作家寫過的傳統文學。

書籍是進步的階梯,更是一扇門。

這扇門,打開了她的另一條路。

然後……

她動筆寫了一個大綱。

編輯楊晨看完以後,沉默良久。

“這書沒銷量。”

“太過於寫實了。”

在這個時代,人們渴望成功,但又過得極苦,你寫一本如此真實、血淋淋的書,只會讓他們看完以後只會更為疲憊。

這樣的書……

對出版社來說,可以出版,但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他們不希望林夏成為那些寫實的作家,他們希望林夏成為韓永、郭小五這樣的超一線暢銷作家。

林夏遭到了否定以後,也嘗試著寫一些“青春傷痛文學”類型的開頭。

但……

寫得她想吐,看了一眼以後,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最終,她還是堅持了自己的路子。

沒銷量就沒銷量吧。

十一月三日中午。

林夏寫完了新書的第 一 章。

她檢查了一遍。

還算滿意。

當她準備吃飯的時候,她接到了張盼盼的電話。

最近張盼盼跟她聯系越來越頻繁了。

基本上都是有意無意地邀請她出來吃飯,遭到拒絕以後,張盼盼並不灰心,依舊在找她聊著。

張勝最近似乎做了點什麽事情。

這些事情讓【盛世娛樂】的紅姐挺感興趣,想找張勝合作,但缺一個中間人。

張盼盼當不了中間人,於是……

紅姐希望自己能當個中間人。

大概是這個意思。

林夏覺得挺諷刺的。

那一天飯局上,張盼盼對著張勝各種輕視,並在自己耳畔說著張勝的各種壞話。

一些傷人自尊的話,到現在都在她耳畔裏回蕩著。

而現在……

林夏感受到了現實,也從某種層面上了解到了張盼盼這個人。

雖然不能說張盼盼市儈,但她大概已經不能跟她成為曾經無話不談的閨蜜了。

今天的電話裏,張盼盼依舊跟林夏聊著各種各樣的午餐。

她的午餐吃得很貴,一頓午餐就花了接近一千塊,也說了她認識的一些朋友,她們的包包怎麽樣貴,怎麽樣限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