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劫雲千裏

黑雲壓頂!

遠不止是顧家小院能夠看到,事實上以夏朝皇都為中心,小半個夏朝都快被囊括其中。

夏朝皇宮,大殿之中。

光耀帝原本正在開朝會。

無論修仙者如何,子民的生活總歸是要過下去的,而管理一個國家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想要做聖君賢主的前提下。

需要他操心的不止是修仙者,還有座下的無數生民百姓。

好消息是,如今的他已不負最初繼位時那般稚嫩,幾年的磨礪之下,仍舊稱得上相當年輕的光耀帝已經真正有了屬於君王的威勢,並且徹底接管了廟堂的一切,掌握了夏朝真正的權利。

整體上而言,夏朝還是在向著好的地方發展,只不過未來的重心不可能繼續留在凡俗之中,而是必須向著修仙界邁進。

所幸他並非是無人可用,顧先生臨走之前,已經留下了希望的火種,他的身邊仍有值得重用的人。

無論是鄭非、還是墨鋒,一旦成長起來,對於夏朝來說,可能是不遜色於商、蒼,甚至是有希望比肩荀軻的人才。

但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是,即使是人才也需要成長。

就算是法家的領袖商,在沒有成長起來之前,在沒有被顧先生賞識,沒有拜師荀軻之前也僅僅是一個被墨者解救的可憐孩子。

遺憾的是,曾為夏朝數次遮風擋雨的守護神,因為需要面對更加迫切,且更值得努力的事情而離去了。

前輩的遺澤固然很好,可夏朝不能一直指望前輩的遺澤。

光耀帝深切明白這一點,所以夏朝的天驕已經趕赴到了戰場,用鮮血和廝殺,換取自身成長的資源。

夏朝不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助力,他所能做的,僅僅是維持住這個龐大的帝國,且盡其所能的積攢力量。

還好夏朝內部還算和平,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實施,相比於其他因為天地劇變而陷入水火之中的國度,夏朝的表現已經足以堪稱完美二字。

但這並不意味著夏朝就可以高枕無憂,將希望寄托在他人的身上本就是一種奢望,自身的實力才是重中之重。

作為在凡俗中紮根的國度,夏朝可能還需要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完成一次由凡蛻仙的轉變。

而從啟志帝的手中,接過夏朝權柄的光耀帝,毫無疑問將成為夏朝‘凡蛻仙’中承上啟下,甚至可以說至關重要的一位皇帝。

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始終是夏皇的一貫傳統,無論是哪一位夏皇。

歷代明君、聖主在賢臣的輔佐之下,夏朝無論是百姓的風貌還是生活,都遠遠勝於那些時常陷入動亂的國度。

但——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這種祥和,隨時都可能如同鏡中花、水中月。

關於青州等地的慘狀,他早已經通過各種修仙者的途徑有所了解。

億萬萬的生靈,因妖族的降臨而殞命!

特別是龍族所在的青州,行雲布雨之下,大海承於陸,對於那些原本生活在土地上的民眾而言,連一絲絲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夏朝曾經歷過源河決堤一事,盡管那時夏朝還沒有成立,理應叫做大月。

可源河決堤之後的治理,除了聖王王莽時期之外,甚至到了承平帝那一代都還沒有結束!

由此足以見得大災之下對於民眾的損害何等驚人!

相比之青州的慘狀,如夏朝周邊國度那些因為天地劇變而導致的天災、人禍,竟然都顯得分外單薄。

凡事就怕對比。

對於絕對非我族類的妖族赤裸裸的殺戮和損害,就連他一直有所防備的修仙者,都顯得和藹可親起來。

即使來到源天界最惡貫滿盈的修仙者,也遠遠做不到妖族殘忍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

甚至不由得讓人慶幸,還好妖族沒有將降落的地方選擇他們這裏,別的不說,單單一個龍族,就可以輕易掀起遠比源河決堤更加可怕百倍、千倍的災難。

仙道的偉力不止在修士的身上可以得見,仙道眷顧的也不僅僅是人族,妖族同樣如此!

絕對的力量碾壓之下,普通人連一絲絲掙紮的余地都沒有。

而修仙者,起碼絕大部分還認同人族,就算貪得無厭一些,吃相也沒有那麽難看。

墨家巨子很早很早之前就說過,兩害相權取其輕。

所以夏朝毫無疑問屬於修仙者的陣營,同為人族的勢力,盡管如今的夏朝尚且不足以插手那種烈度的戰場,可夏朝的天驕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涉身其中。

他們往前,才能有人在後。

光耀帝安穩後方,默默發育,真正有才能的人出去闖蕩,對於夏朝來說,這就是此時最妥善的做法。

事實上他們也的確是這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