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拜顧先生!

那聲音並不大,也並不高昂。

可在此時因爭吵而顯得格外寂靜的大殿之中,卻顯得尤為清晰。

在商與啟志帝的爭論中,就連武道宗師韋大司馬都只能緘口不言,不敢插話。

二人就如同暮年的雄獅,與正值壯年的猛虎!

商是荀軻的徒弟,是法家的領袖,承接著前人的意志,有著無數徒子徒孫擁簇,在朝堂中擁有著舉足輕重或者幹脆說獨一無二的地位,更是有著遠遠超出旁人的貢獻。

如今整個夏朝的律法,最少有九成與他有關——剩下的那一成還是有儒家的人參與了定制。

毫不誇張的說,自王莽以後,承平帝執掌時期,商立身於夏朝,為夏朝打下了足以延續千年不止的根基。

在防範於未然這件事上,沒有人能比商做的更好。

他的名字,在夏朝便猶如律法!

縱使是身為夏朝的皇帝,啟志帝在他的面前也要恭敬有加。

可啟志帝也有話要說。

就算你對夏朝的貢獻再怎麽大,再怎麽值得尊崇,大家尊之、敬之,也就差不多了。

何必苦苦相逼呢?!

人既然已經老了,就不要再摻和如今的事宜。

好好頤養天年不好麽?

他只是想開疆拓土而已,他有什麽錯?

拿著百余年前的一句話當做令牌,就想要夏朝的皇帝俯首?

憑什麽!

夏朝如今強盛至此,為了夏朝的以後,罵名也總該有人去背一背。

開國老祖被稱之為聖王,可以說沒有汙點。

老爹亦是守成之君,民間多有贊譽之言。

可宏圖霸業,總得有個人去做吧?

啟志啟志,他要定下自此之後,夏朝每一任君王的志向!

一統天下,天下大同!

第一個人,阻力難免是最大的。

墨家的兼愛非攻,儒家的仁義道德,法家的條條框框……在他們不斷滋養夏朝從幼苗成長為大樹的過程之中,也深深紮根到了夏朝內部。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東西。

但有時也是最大的阻力和頑疾。

不過,這世上總有渴望建功立業,名留青史之人。

戰爭不一定代表著霍亂,還代表著強大、財富、地位,甚至是理想!

他縱使有些野心又怎麽了?

哪個皇帝待在夏朝能沒有野心?

只要結果是好的,過程也難免血腥——就算是墨家,他們當初在大月的時候,難道是什麽正規的官府組織不成?

還不是被定性成為了反賊!

可如今呢?

當一切塵埃落定,誰是真金自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啟志帝其意已決,甚至暗中指示羽親王克扣送往各國的救濟糧食的時候,就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

暴君也好,昏君也罷。

甚至是推翻了前兩位夏朝皇帝執政理念的不肖子都無所謂。

他會讓夏朝前所未有的強大,而非再固守一地!

商代表的,是百余年前的夏朝理念;啟志帝代表的,卻是新一代在強盛夏朝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一輩的觀點。

他們兩人彼此咆哮、爭吵,爭的是夏朝下一個百年國運,吵的是此後夏朝的走向會步入何方!

在這個時候,武道宗師都只能往後稍稍,只能聽而不敢言語。

誰有資格在他們的面前,去談論夏朝應該如何去走呢?

難道會有人比他們兩個人更了解夏朝,更能決定夏朝走向何方的人麽?

所以,當那道略顯陌生的聲音飄蕩而來的時候,帶給人的卻不是欣喜,而是無法掩飾的憤怒。

你什麽東西,敢在這兩位爭論夏朝理念的時候,出來說話?!

韋大司馬渾身氣血升騰而起,眼露寒芒,“何方鼠輩?竟敢擅闖夏朝皇宮,還不快快現身!”

“呵呵。”

輕笑聲響起,一道身著黑袍的身影自外面走了進來,守護在大殿之外,千挑百選的精銳護衛竟毫無半分的動作可言,眼睜睜的看著對方邁步而來。

他猶如逛後花園般來到這裏,輕松而寫意。

好似這裏不是夏朝的皇宮,皇帝與諸位大臣議論國事的地方,而是一處再普通不過的房屋。

“聽說有人想見我,我就來了。”

顧擔倒也不惱,只是目光略有好奇的掃了一眼啟志帝,這個年歲不大的小家夥他並不認識。

在他離開夏朝的時候,對方應該還只是一個不大的小娃娃。

六十余年,說來簡短,放在凡塵之中,足足好幾世就過去了。

當年的承平帝已為黃土,他的孩子,看上去倒是有幾分莽撞的勁頭在。

“你算什麽東西?”

韋大司馬大怒,這是不將武道宗師當人看啊!

想見你,你就來了?

這是將夏朝皇宮當成了什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