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4頁)

景元帝聞言,下意識看向李相堯。

【蕭翎,你快聽聽,陛下到底屬意誰?】

謝姝雖低著頭,眼尾的余光卻是看著蕭翎。

蕭翎聞言,袖子裏的手指向李相堯。

【太好了,與我們的目標一致。】

這是一個好消息。

謝姝想。

反正不能是安王,也不能是寧王,至於順王和平王,也不是好人選。

這時景元帝朝她看了過來,說了一句毫不相及的話。“這孩子和你年輕時真像,朕記得你那時就是如此膽大妄為。”

這話是對長公主說的,指的是長公主年輕時為見霍濂扮成士兵混進軍營的事

長公主肅穆的臉色緩了緩,緊著又現出幾分悵然。

景元帝擺了擺手,示意他們全退下。

所有人一起出去,李相堯正欲送長公主等人出宮時,殿內傳來景元帝的聲音。

“堯兒進來!”

李相堯聽到這話,在幾王的注目中轉身回去。

長公主嘆了一口氣,這才細細打量謝姝。

謝姝小聲道:“祖母,我沒受傷,蕭翎護著我呢。”

“那就好,那就好。”長公主連說幾遍,注意到蕭翎和章也身上的傷後,連聲讓他們趕緊回去治傷休息。

幾人剛走去沒多久,梅妃匆匆而來。

眼看著梅妃讓人通傳之後被請進殿,長公主皺了皺眉。

“嬌嬌,你覺得這位梅妃娘娘如何?”

“宮裏人的都說她雖得寵,卻一直安安分分,但我不這麽認為。”

“哦?你怎麽看?”

“祖母可還記得那日,她底下的人行事張揚,丟了東西就要搜別人的身,可見是仗著自己主子的勢。若她真是一個安分的,必定會約束自己的下人。”

長公主欣慰點頭,“你能這麽想,祖母就放心了。這宮裏啊,怎麽可能會有安分的人,宮墻從來不動,但宮墻裏面的人心如風,永不會停歇。”

是啊。

這宮裏的風怎麽會停呢。

所以哪怕沒有顏知雪和溫華母子,李氏皇族內的爭鬥也永遠不會停。

天不知何時暗了下來,這種灰暗壓著的不僅是世間萬物,還壓著人心,莫名讓人感到恐慌與不寒而栗。

謝姝喃喃,“要變天了。”

……

皇家是天下最要臉面的人家,所有的醜聞與秘辛恨不得爛在那金碧輝煌的宮墻之內。是以圍殺一事未公之於眾,最後景元帝處置的結果是安王去守太廟,寧王則被派去修皇陵。

當然,兩王守太廟與修皇陵之事,皆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在這個節骨眼上,李相堯的歸京難免讓世人揣測不斷。

東風壓西風,又有回旋風。如同不平靜的朝堂。身在這波詭雲譎中,當局之人誰也不能獨善其身。

西山大營的事也跟著落下帷幕,官方對外的說法是潘將軍畏罪自殺,營中上下齊齊整治,溫華官復原職。

所以這一番折騰,反倒成全了他。

謝姝聽到這個結果的時候,心情極為復雜。

對此,蕭翎又讓信鴿給她送了信。

信上只有四個字:別急,快了。

這個別急是指什麽,她知道。這個快指的又是什麽,她也知道。曾幾何時,他們已然有了只言片語就妙懂的默契。

思及初識的種種,恍若隔世。

眼看著他們的婚期將近,原想著可能要等成親那一日才能相見,沒想到景元帝在宮中設宴,他們又見了面。

此次宮宴的主題,是為了給李相堯接風。

李相堯看到她時,明顯又是一愣。

怔愣過後,對身邊的蕭翎道:“長情的眼光,果然與眾不同。”

前後兩個與眾不同,代表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意思。

她淺淺笑著,作羞澀狀。

宮宴之上,她終於見到了後宮真正的掌權者:淑妃。

淑妃已是高齡,頭發卻是極烏。從保養得宜的面龐上看,自然是看不出真實的年紀。與景元帝坐在一起,看著就像是老夫老妻。

當她上前請安時,淑妃打量了她好一會兒。

末了,贊道:“早就聽說你這孩子長相出眾,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又對長公主說:“長公主好福氣。”

從表情和言語來看,淑妃可謂是滴水不漏。

一個能在宮中多年,且穩居高位的人,定然不可能是簡單的人,但謝姝卻不合時宜地想起高皇後嘴裏的老妾二字。

若是高皇後在……

正思忖著,殿外的太監高喊:“皇後娘娘駕到!”

這怎麽想什麽來什麽!

然而相比她的驚喜,有些人的表情頗為耐人尋味。

以往這樣的場合,高皇後從來不會參與,是以淑妃便心安理得地坐在景元帝的身邊,淩駕在所有的後妃之上。

但今天,高皇後來了!

高皇後今日倒不是一身雪衣,而是鳳袍加身,華貴大方。她一來,氣氛一瞬間發生了難以言喻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