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老師你又猜到了(第2/4頁)

長孫晟嘴角上提:“如果不從最親近的人動手,朝中人能服他?他要削減李氏宗族的爵位,你和楚王待他登基後,就會主動上書對吧?”

李玄霸沉默不語。

長孫晟話鋒一轉,仿佛說起了不相幹的事:“在你預見的歷史中,長孫家一定過得很不好。”

李玄霸道:“已經不一樣了,輔機現在沒有攬權之心……”

長孫晟打斷道:“以我對四郎了解,他即使有攬權之心,但當皇帝展現出對他的厭惡後,他一定會及時急流勇退。接下來的皇帝也是他的親外甥吧?按照常理,如果他主動後退一步,皇帝應該會放過他。但他不僅自己身死,長孫家也覆滅了。”

李玄霸心情復雜。

多少年了,他怎麽又被長孫老師嚇住了?長孫老師的推斷怎麽和預言似的,究竟誰真的會讖緯?

長孫晟又敲了敲桌面,慢吞吞道:“皇帝為何會如此懼怕他?”

李玄霸道:“或許是因為他擔心二哥另一個兒子對新帝威脅太大,逼殺了新帝的兄弟。”

長孫晟譏笑:“這個新帝怎麽和李淵似的,做事都躲在其他人身後,借別人的手達成目的,又哭訴自己於心不忍,斥責別人太殘忍。他難道是被李淵帶大?”

李玄霸道:“他比李淵還是厲害些。”

長孫晟譏笑更甚:“更加虛偽陰險?李二郎教的什麽太子,教得與他完全不像。不過這可不是他要滅我長孫家滿門的理由,一定有更重要的理由。”

李玄霸道:“他也沒有滅長孫家滿門。十幾年後他為輔機平反,把國公爵位給了輔機的曾孫。”

長孫晟十分肯定地道:“他心裏有愧。”

李玄霸還沒回答,長孫晟繼續道:“他不是對四郎心裏有愧,而是對李二郎心裏有愧,而這件事又和長孫家有關……什麽愧事能和長孫家有關?對了,長孫家是他的母家。是後宮的事?”

李玄霸:“……”

長孫晟一直在觀察李玄霸的表情。

他嘆了口氣:“看來那位新帝不僅和李二郎後宮妃嬪勾搭上了,還是在李二郎重病垂危的時候勾搭上的。真孝順啊。”

李玄霸很想點頭。對啊,太孝順了。

唐太宗溺愛李治。長孫皇後病逝後,他將李治和晉陽公主接到寢宮親自照顧,親征高麗的時候給李治寫信“憶奴欲死”;李治出宮建府,他都要哭成個淚人。為了李治能坐穩皇位,他甚至到年老垂危的時候還要當一次昏君,冤殺桀驁不馴之臣,為李治鋪路。

唐太宗病逝前非常痛苦。他渾身已經幾乎癱瘓,渾身疼痛,連走到臥室門口都艱難。為了止疼,年輕時對丹藥之道不屑一顧的唐太宗,在戰場上身披數創也不皺眉頭的秦王李世民,只能靠著大量的阿芙蓉才能熬下去,然後吃阿芙蓉吃死了,死得十分窩囊,常常被後世諫臣拿來做勸阻君王磕丹藥的反面例子。

而在唐太宗最痛苦的時候,他最疼愛的李治在和小媽勾勾搭搭,嘆息著阻礙愛情的老父親什麽時候咽氣。

唐太宗在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五月己巳日剛死,李治在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忌辰一周年之際,在老父親的周年祭上,再次和愛人你儂我儂。

李治真的太孝順了,好歹在老爹死後忍了一年。

李世民在位的時候下令民間只需要避諱“世民”二字,以免擾民。徐世勣、裴世矩等人,在李世民在位期間是沒有改名的。

李治和真愛結合之後,要求全國為“世”“民”單字避諱,“民部”也改成了“戶部”,還給唐太宗的謚號“文皇帝”增加了一連串美謚。從此皇帝的謚號從此變得不值錢,李世民也成為歷史中最有名的“避諱小氣鬼”,連觀世音菩薩變成觀音菩薩也變成了他的鍋。

長孫無忌在阻止李治封後無果後,就放下權力不問政事,閉門修書。

但四年後,李治還是借許敬宗的手逼死長孫無忌,還牽連自己母族滿門,沒摻和過朝堂之事的同母妹新城公主的駙馬長孫詮在謫所被縣令活活杖斃。

新城公主三十多歲抑郁而終。李治遷怒新駙馬韋正矩,說是韋正矩害死了新城公主,後來又給韋正矩平反,讓韋正矩和新城公主合葬。

新城公主在後世有傳言死於家庭暴力,史書中其實有記載,新城公主十分得寵,是因為思念前夫抑郁成疾,不願意和新駙馬相處,兩人有過爭吵後,然後就各過各的。新城公主的死亡與新駙馬無關。

於是當時民間傳言,“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娶婦得公主,平地買官府”。李治的心虛遷怒,倒是為新城公主頭上扣了一口黑鍋。

什麽錯都是別人的,唯獨他李治清清白白。不愧是能君賢主,李治的權術真的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