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始畢可汗攻雁門(第2/5頁)

李世民了半個月的時間才把決堤的淚水關住,變成了一會兒垂淚一會兒傻笑。

他還練就了新本事,能在垂淚和傻笑的時候處理公務。

他甚至還能垂淚著傻笑著練兵。

薛舉看見李世民一邊垂淚或者傻笑,一邊箭無虛發,不知道是該無語還是該敬佩。

他觀察其他人,看到李世民心腹將領露出欣慰和寵溺的笑容,繼續撓頭。

啊,頭發被撓掉了好多,心疼。

薛舉終於在這詭異的氣氛中撐不住了,提著好酒好肉去見和他比試過的秦瓊,放下世家和豪強的身段,向秦瓊打探為何軍中氣氛如此詭異。

秦瓊將宗羅睺和周達叫上,將薛舉介紹給兩人。

李世民提前吩咐過,如果薛舉不來尋秦瓊,秦瓊便保持對薛舉公事公辦的冷淡態度;如果薛舉放下倨傲與他結交,秦瓊就將宗羅睺和周達介紹給薛舉。

秦瓊雖然書讀得不多,但很會處事,將李世民的吩咐完成得很好,無論是之前的冷淡還是現在的熱情,都沒讓薛舉察覺不對。薛舉還以為秦瓊本來就是這種外冷內熱的人設。

周達身為唐國公府家將,最先開口:“薛紹玄,你大概聽聞過,我家郎君在十一歲時第一次出兵便生擒吐谷渾可汗。”

他比了比:“那時候二郎君才這麽高。”

薛舉:“……”他喝了口酒壓驚。

李二郎君生擒吐谷渾可汗的事他當然聽聞過。不過因為李二郎君做此事時才十一虛歲,薛舉一直以為這件功績有水分,可能是其他將領或者蠻夷部落的功勞,只是因李二郎君身份尊貴,才搶了頭功。

薛舉雖是豪強,但只當了一個小小的校尉,對朝中之事了解不多,只聽了民間傳聞。

周達是親歷此事的人,他將當時出戰細節一一道來。

時隔多年,他仍舊記憶猶新。

“這麽神奇的一戰,就算我快老死的時候,也一定會記得一清二楚。”周達只隱瞞了霹靂彈的事,將三郎君的算無遺策和二郎君的天下無雙描繪得栩栩如生,“我們這群老兵,大部分人都是從二郎君和三郎君私自冒險伏擊吐谷渾可汗時就跟隨他們……”

周達哽咽了一聲,灌了一杯酒,抹了一把眼淚:“說句沒規矩的話,他們是我們的郎君,也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孩子。我們親眼看著他們從垂髫孩童變成少年英雄。他們受苦,我們真的心痛啊。”

薛舉不敢置信:“私自冒險伏擊?私自?不是大隋皇帝的命令嗎?”

周達冷哼:“皇帝懂什麽?只知道把二郎君和三郎君的功勞搶到自己身上。二郎君和三郎君是為了給元德太子報仇,才帶著家丁和從回紇借來的幾百人,借口出城打獵,奔赴千裏伏擊吐谷渾可汗。裴公都一無所知。”

宗羅睺和秦瓊眼露向往:“恨沒有早跟隨主公。”

薛舉想著才十一虛歲的雙生子為了給太子表兄報仇,居然敢帶著家丁伏擊連大隋大軍圍堵都殺不了的吐谷渾可汗,也不由熱血沸騰。

周達發泄完心情後,宗羅睺隨後開口:“我投奔主公時,主公已經是張掖的將軍。”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道:“我雖早就聽聞主公威名,但眼界短淺,因為主公年少而沒有主動去投奔。是房玄齡房公與我打賭,讓我先接觸主公,看看主公是不是值得跟隨。”

薛舉心情好了許多。看,不是我一人因李將軍年少而心生輕視呢!

宗羅睺繼續道:“待我見到主公時,才發覺自己有多沒有眼光。只一眼,我就認定李將軍是我的主公。我真是後悔沒能早些投奔。若我早些投奔,主公滅吐谷渾小可汗時,定是我為主公掠陣。唉,哪能便宜了羅士信那個小孩?”

周達噗嗤笑道:“等士信回來,高低要和你打一架。”

宗羅睺笑道:“我才是高低要和他打一架。他讓我如此擔心,我都差點想給他立衣冠冢了。”

秦瓊連連點頭:“士信真是令人頭疼。他騙了張將軍辭行回家,其實是獨自跨越幾千裏來尋少年英雄李將軍時,也讓人擔心不已。”

宗羅睺道:“不過也正是他這股執拗勁,才能得主公和三郎君如此喜愛。唉,當我聽聞主公只是和天柱王去青海湖畔打獵,見獵物稀少,便順手便把吐谷渾殘部滅了,趕了吐谷渾殘部幾千牛羊回來,當作獵物帶給三郎君交差……”

周達打斷道:“你別聽二郎君胡扯,三郎君完全不知情。屠滅吐谷渾小可汗那場戰鬥我也在場,二郎君與天柱王在狩獵的路上,遇到吐谷渾攝政王慕容孝雋率領幾千騎兵攔路。二郎君為了不耽擱狩獵,才命令我等把慕容孝雋剿滅。”

宗羅睺無語:“你所說的不是更離譜嗎?什麽叫不耽擱狩獵?主公脾氣那麽好,哪可能因為這個借口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