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緩慢瓦解慈母心(第4/5頁)

竇夫人疑惑:“這……一個小孩,他投的毒是哪來的?居然能毒死一村的人?”

李玄霸:“……”糟糕,忘記現在沒有農藥了。

這件事確實是有,但是現代的。

李玄霸正色道:“那家小孩家中是獵戶,家中剛配置了毒野豬的藥。這種藥如果野豬吃了,只要不吃野豬內臟,野豬肉是沒有毒的。農人抵禦野豬下山的時候常用這種藥。”

竇夫人道:“原來如此。他居然偷了家裏毒野物的藥。”

竇夫人生長在內院之中,對外界事不太了解。李玄霸這麽說,她便信了。

竇夫人嘆息道:“居然有如此惡毒的小孩。”

她大約猜到李玄霸以此事勸說什麽了。

李玄霸果然如竇夫人所猜測的那樣,繼續道:“有聖人言,人之初性本善。也有聖人言,人之初性本惡。我觀世間,人之初有善有惡,也有如一團混沌,需要後天教導,才會定下善惡。”

竇夫人苦笑:“三郎,你想說李四郎天生就是惡人嗎?”

李玄霸道:“母親,當初你丟棄李元吉時,是我把李元吉撿了回來。”

竇夫人臉色一白。

丟棄孩子讓她背上了沉重的道德負擔,這是她永遠的心病。

李玄霸道:“母親對所有孩子都很慈愛,即使不是自己所生的孩子,母親也對他們一視同仁。母親難道就不奇怪,為何獨對李元吉恐懼嗎?我也曾試圖與李元吉交好,這次也盡心盡力想要教導李元吉。當我失敗後,我總是忍不住猜測,當初母親丟棄李元吉,是不是母親出於本能的自救?就像是動物遇上天敵那樣?”

他苦笑了一聲,道:“雖然我不把李元吉撿回來,家中仆人也肯定會把李元吉撿回來。我本來是想瞞著這件事,不讓母親背上心理負擔。誰知道還是讓祖母得知了此事。我若是再謹慎些就好了。”

李玄霸親自去把李元吉撿回來,除了當時生出與李元吉交好,兄弟幾人一起孤立李建成和李淵之外,也是知道這件事傳出去後會對母親的聲望產生極大打擊,想要把此事壓下。誰知道獨孤老夫人居然會為了奪權,不顧唐國公府的顏面,將此事宣揚出去。

一般而言,此等家醜都是要捂在家中的。

竇夫人神思恍惚。

她沒有聽進去李玄霸後面的話。

“為何獨對李元吉恐懼”這句問話,不斷在她耳邊回響。

是啊,為什麽她對其他孩子都很親近,唯獨厭惡恐懼李元吉?

雖然竇夫人是個好人,但她也是一個心中有軟弱點的普通人。普通人在面臨讓自己痛苦了太久的道德包袱時,難免會為自己找借口。

會不會不是我的錯,會不會其實他也有錯?

特別是喜歡霸淩別人的人,最愛找這種借口。所以李玄霸原本沒打算這樣勸說母親。

母親一直都秉承著很高的道德水準,他不想引誘母親沾染道德瑕疵。

但看著母親的痛苦,李玄霸改變了主意。

如果秉承高道德感會讓母親痛苦,那母親還是別當個道德完人更好。

李玄霸不知道自己的話能不能擊碎母親的道德防線,但他給母親心中植入這麽一顆種子,在李元吉再次讓母親痛苦的時候,母親說不定就能借著這顆種子脫離“母愛”和“道德”鑄就的荊棘墻。

李玄霸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以母親超高的道德感,肯定不會因自己一句為她找借口的話就放棄自己的道德。

為了不讓母親用道德感重新說服自己,李玄霸再次轉移話題。

“母親,你看看這詩冊。”李玄霸道,“這是外面揭竿而起的農人所傳唱的詩歌。”

竇夫人正在心神恍惚間,手中被李玄霸塞進一本詩冊。

她條件反射低下頭,翻開了詩冊。

這詩冊經過了農民起義軍諸多首領和謀士的重新編排,首頁便是殘忍至極的《菜人哀》。

竇夫人本就是富有同理心的人,只看了《菜人哀》詩句前的楔子,她就雙手顫抖,落下淚來,竟然將自己的事完全拋在了腦後,眼中心中只有這字字泣血的詩句。

短短一首詩,竇夫人花了很長時間才將其讀完。

每讀一句,竇夫人就心生不忍移開視線,緩緩心神後才繼續往下讀。

待讀完之後,竇夫人仰起頭,哭得不可自抑:“這是真的?詩中寫的都是真的?”

李玄霸平靜道:“自陛下登基之後,年年徭役不停。去年水災,今年旱災,陛下仍舊不肯停下征討高麗,百姓已經苦不堪言。這是真的。大兄原本與父親同在涿郡,後來生病歸來,就是因為看不下去此種慘狀。連涿郡附近都如此,更別說受災的山東諸地。”

竇夫人撫摸著詩冊:“外界百姓居然已經如此困窘。”

她悲哀地想,可惜我身為女兒身,只能空空同情,做不得其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