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吐谷渾一觸即潰(第2/3頁)

李玄霸:“哦。那就是他沒用。”

李世民無語:“口下留情。”

李玄霸不是惡意評價裴世矩。

鐵勒部族原本是西突厥的一支。

隋文帝仁壽三年,長孫晟經略西域,蟄伏多年後圖窮匕見,突厥各部分裂,經過突厥內部血腥政權更替後,東西突厥都向隋文帝稱番。其中鐵勒十余部在長孫晟的離間計下,背叛當時不服從大隋的達頭可汗,歸附大隋扶持的啟民可汗。

所以鐵勒部族的軍隊名義上也是大隋的軍隊。裴世矩的舉措看似沒錯。

但吐谷渾不堪一擊,大隋現在政治鼎盛。不需要鐵勒部族出兵,大隋也能輕易獲勝。

既然都要打仗了,就要計較收益。

鐵勒部族名義上歸附大隋,但實際上是突厥。若鐵勒部族先攻打吐谷渾,以他們的性格,肯定不會出大力氣打殲滅戰,只會掠奪一番就跑。

別說李世民能看出來,李玄霸這個沒有打仗天賦的人得到了高颎的教導都能看出來,對草原部落的滅國之戰你不打殲滅戰,就是等著別人卷土重來。

鐵勒部族看似消耗了吐谷渾的國力,實際上是打草驚蛇,讓吐谷渾主力提前逃跑。

而且突厥不會永遠臣服大隋。

大隋要借突厥的兵,該是兩軍同行,土地人口歸大隋,財物分給突厥一半。

若突厥比大隋先出兵,突厥大勝,肯定會占領吐谷渾與突厥接壤的水草豐茂之地,掠奪吐谷渾大量人口。

大隋再出兵,就算此戰獲勝,不僅少許多地,人口減少後開發吐谷渾也會十分困難。

攻打吐谷渾的目的是吞下並消化吐谷渾,不是僅得一個大勝的名義啊!

李世民和李玄霸都覺得裴世矩此舉不妥。但他們只是孩子,裴世矩此舉肯定也先稟報過皇帝,他們只能在被窩裏嘀咕幾句。

李世民:“希望鐵勒和吐谷渾兩敗俱傷,陷入僵持。”

李玄霸:“我寧願鐵勒戰敗,也不希望鐵勒大勝吐谷渾。”

兩個孩子祈禱。

不到半月,戰報傳來,李世民和李玄霸祈禱失敗。

鐵勒一戰輕松大勝吐谷渾,吐谷渾可汗伏允東逃至西平境內。

李世民抱頭:“鐵勒至少能吃下吐谷渾一半領土吧?”

李玄霸道:“還有大半吐谷渾人口。”

李世民自我安慰:“吐谷渾可汗伏允不是向大隋請降了嗎?降了就好。降了大隋就不用出兵了,白撿剩下的城池和人口,不算輸!”

李玄霸戳破二哥的幻想:“裴公遊說鐵勒不是偷偷去的。現在吐谷渾可汗可能被打得猝不及防,還不知道是大隋派裴公遊說鐵勒攻打吐谷渾。陛下派使臣來迎接吐谷渾可汗,至少需要一旬時間。這一旬時間,吐谷渾可汗一定能打聽到是大隋先動的手。”

李世民苦著臉道:“等他打探到,就不會投降了?”

李玄霸道:“即使他想投降,他手下那些失去了土地、牛羊、牧民的部落貴族也會仇恨大隋,不願臣服。”

李世民嘆氣:“希望不會。雖然我認為阿玄你說得對。”

這次李世民和李玄霸的烏鴉嘴應驗。

吐谷渾貴族果然不願意投降大隋,吐谷渾可汗只能帶兵西逃。

楊廣派去的使臣宇文述搖身一變,披甲上陣,引兵追殺,俘獲吐谷渾貴族二百人,百姓四千人而歸。吐谷渾可汗據守覆袁川。大隋得到了吐谷渾大部分土地。

李世民:“但沒人。”

李玄霸:“吐谷渾大貴族也差不多全逃走了,想要統治當地十分困難。”

李世民自我安慰道:“陛下看上去並不想停止兵戈,正在調集大軍準備斬草除根。若吐谷渾可汗伏允身死,吐谷渾就會土崩瓦解。”

李玄霸道:“前提是一鼓作氣,不給吐谷渾大軍休養的機會。現在吐谷渾大軍雖吃了幾場大敗,但損失不多,還有一戰之力。”

李世民笑道:“這個阿玄你就安心了。朝中那麽多老將,陛下在當皇子時也曾隨軍出征,當然不會犯兵家大忌。你先別看你的天書,我們等消息!看我說的對不對。”

李玄霸點頭。

好吧,暫時不搜索記憶,反正搜索了也沒用。他記得隋煬帝攻打吐谷渾是大勝,讓大隋達到了鼎盛,應該是二哥算對了。

不久之後,他們跟著裴世矩得到了皇帝密信。

皇帝說,吐谷渾可汗伏允不識好歹,朕一定要把吐谷渾徹底幹掉,朕要禦駕親征把他幹掉!

但是,朕現在脫不開身,要去恒山祭祀。等朕去完恒山祭祀,來到張掖就到秋冬了,太過寒冷。所以朕決定明年開春再禦駕親征,現在這件事就先擱一邊明年再說。

裴卿啊,你現在的工作是多給朕叫些西域國家來恒山助祭。

李世民阿巴阿巴半晌,結結巴巴道:“現在才八月,許國公率領的大軍就在此地,現在一鼓作氣定能在飄雪之前拿下吐谷渾可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