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一次不平等談判(第2/3頁)

載垚看火候也差不多了,揮了揮手,“行了。呂宋王,這事父皇必定是計較的,哪有聖明君主不在意子民生死的?因而到時候真有什麽怒火降下,你也只能受著。不過,我中原上國一向寬仁,況且,此事是叛軍所為,與你確實無關。”

“對對對,三殿下說得對,上國子民來到呂宋,小王一向是善待有加,從來不曾加害一人。”

“依本王對父皇的了解,你現在所要做的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想盡辦法抓到叛軍的首領阿貝及其從屬,不等父皇發火,先把這些人犯送上去,這也總算是你的心意,父皇的火便能消去三分。”

蘇萊曼點了點頭,“三殿下放心,此事已經在做了。”

“第二,你得想辦法保證今後不能再有類似的事了,”載垚微微前傾,說道:“你說你頭一回是疏忽、是出了叛賊,可第二次要怎麽解釋?”

“這……”呂宋王又拱手,“還請三殿下明示。”

一邊的朱鳳看在眼裏,笑在心裏。

三殿下還是有些手段的。

其實也怪這蘇萊曼二世昏庸無道。

這家夥不顧自己治下之民的死活,沒志氣、也沒才能。整個呂宋國屬於是主弱臣庸。

他只要自己快活,王位不失,其他的壓根不管。

不然,又怎麽會有其他部落跟著阿貝來反他?

“好,”載垚一拍大腿,“呂宋島這個地方,本王看了,其實應該是個富饒的地方。可惜你們地處偏僻,國土狹小,隔絕於外,不知道我天朝各式各樣的好東西。

為了不浪費這麽個好地方,數萬大明百姓不辭辛勞來到這裏墾荒,出產的糧食能讓更多的百姓擺脫饑餓,這份苦勞,你得認啊。

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呢,面對這樣大片的荒地,便是墾荒、築堡,一點兒一點兒的幹,一年一年的幹。同樣的,總有一天這裏也會變成沃野千裏的寶地。到時候百姓富足,人人吃飽,自然沒有人願意當叛軍。國家的稅賦也會增長,你是這裏的國王,必定會擁有更多的財富。

這樣一來,大明朝廷與百姓得利,你呂宋王和呂宋百姓也得利,如此一舉四得,豈不更好?

所以本王的想法很簡單,本王要遷移更多的人進入呂宋,沿著馬尼拉彎向北墾荒,沿途築造城堡,形成防守之勢,以備不測。

在墾荒的過程中,呂宋的百姓可以跟隨我上國之民學習種植、築城等各種方法、技術。呂宋是大明的藩屬國,不管要學什麽我們都願意。因為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便是將呂宋島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朱鳳在談條件還有些收著。

載垚實在沒這個顧慮,他自小身在皇室,居高臨下慣了,而且藩屬國……

在他的概念裏就是臣子國,他是皇子,肯定說什麽就要是什麽。

實際上,他是忽略了朱鳳這個手握兩萬大兵的總督的作用。

現在按照他的說法,大明就是步步蠶食這片土地。

道理很簡單,大明的百姓墾荒得到的土地,難道還能是旁人的了?他敢來這裏收一粒稻米的稅,就算他膽子大。

同樣,大明人在這裏都築上城堡了,那這些土地還有他們什麽事?

蘇萊曼二世臉色白兮兮的,他為難道:“三殿下,這能不能加個條件?”

“你說。”

“就是……王城附近和一些有主的土地,還是不要墾荒。否則兩方相爭,很容易引發鬥毆。倒不是說我呂宋百姓有意傷害上國百姓,只是一旦有些矛盾,難免互有損傷。”

載垚想了想,“嗯……王城及其附近自然是不能墾荒,上國是禮儀之邦,總不能把水稻種到你的王宮裏面去。”

“哎,對對對。”

“再有,一些有主的土地……本王卻不能這麽答應你,按道理說,你是呂宋國王,整個國家都是你的。呂宋又是大明的屬國,這些也都屬於大明啊。你說的這個主,不知是什麽主?意思是他在大明的地界之外?”

噗……

朱鳳正在喝水,他是實在沒聽過這樣的言論,一下子有些沒忍住。

結果眾人朝他望來,他趕緊找了個理由,“茶太燙……茶太燙……”

“三殿下誤會,我家大王並非是這個意思。”速骨從後面露出頭來,“只是擔心,這件事若是不講明,在墾荒的過程中確實會產生沖突,這樣總是會麻煩的。”

“可若是你們隨便出來個什麽人,宣稱這裏有主、那裏有主,或者是好的地方有主,不好的地方無主,再或者,墾荒過的熟地有主,未墾荒的生地無主,那便如何?”載垚開始不講道理起來,甩手道:“還是不要煩了,真要有爭端的時候,只能大兵進駐護著百姓墾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