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石塘港中(第2/2頁)

呂宋發生了內亂,起義軍和政府軍打得不可開交。

覺著平靜時期插不上手的各方勢力都蠢蠢欲動,一個接著一個的聯系呂宋國內的兩方勢力,許諾幫助,獲得某種收益。

然而不管這些人要獲得什麽收益,根本上都是從大明的嘴巴裏搶食。

風雨欲來的這個時節,朝廷大軍抵達,朱鳳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氣,所以在碼頭他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可惜看到海軍提督鄭布、兵部侍郎張經的時候還好,等到看他們身後跟著的年輕人,朱鳳直接臉都要僵住了。

他慌忙上前行禮,“臣呂宋總督朱鳳叩見三殿下!”

載垚立馬上前,“成國公請起。”

朱鳳的臉色復雜。

不過到底還是把這個‘接待’活動給圓過去再說了。

等到大場面結束,閑雜人等又撤了不少,朱鳳就開始‘訴苦’,“三皇子殿下,您說……您怎麽到這裏來了?這呂宋國正在內亂,又是個海島國家,萬一有什麽閃失,是跑都沒處跑!三殿下……要不,要不還是由臣派遣一船隊送您回去吧?”

載垚笑眯眯的,“成國公,這可不行。我是費了好大的口舌才說動父皇,讓他同意派我來呂宋的,如今我人剛到,事兒還一件沒做,怎麽能回去呢?

成國公放心,我已和父皇說好了。此次,我就是您帳下的一個偏將,既然是在邊關軍中,就以軍中的規矩來。”

說著他幹幹脆脆的單膝一跪,“末將參見大帥!”

“哎喲,三殿下您這是做什麽?!”

不過載垚堅持,定要將這禮數全了。

朱鳳沒辦法,看向張經和鄭布求援,“這……這你們不會真的同意就讓三殿下待在這裏吧?”

張經笑呵呵的,“皇上有令,豈敢不遵?現在這樣子,就是三殿下自己想走,他都不能走,否則就是抗旨啊。”

“你看。”載垚得了理了,不過他不願意一群人糾結自己的身份,便說道:“成國公,咱們還是以大事為重,莫要將心思都放在我身上。呂宋島現在是什麽情況,石塘港究竟有沒有危險,現在鄭提督和張侍郎率軍到了,你得給這二位說說。”

朱鳳沒辦法,勉為其難的暫時先受下了。

他想著,反正人在戰場,就是勝敗、生死四字,若是勝了,他必能保護三殿下無虞,若是敗了,他也活不了,那既然都死了還有啥好說的。

索性也就不再關了。

而是面容整肅的說:“四個字,愈演愈亂。對了,皇上是什麽說法?”

張經很認真的說:“成國公,我們得仔細的問你個問題。這呂宋國的叛軍和官軍,他們兩方究竟有沒有沾了我大明百姓的人命的?”

朱鳳不解。

鄭布解釋說:“陛下有旨,傷我大明子民者,皆斬。所以不管他們自己怎麽鬧,只要我們的人出了事,咱們就得找他要說法。否則的話,皇上就要追究你成國公的責任了,便是我們這些人也都逃脫不了幹系。”

“皇上真乃雄才大略、氣吞山河之主!”朱鳳想盡了各種縱橫捭闔的辦法,沒想到皇帝竟是這樣一力降十會,他點頭說:“這次內亂突然而起,石塘港外,呂宋國內散居著我大明至少兩萬百姓,必定是有人員傷亡。”

張經和鄭布對視一眼,“那便再無其他可說了。成國公久鎮呂宋,對於呂宋的情況定然是比我們了解的更加清楚,陛下有旨,我們這一路兵馬到了石塘港以後全部由你節制。”

至於節制他們做什麽,那當然是不必多說。

石塘港對大明很重要,從台灣南下以後,這裏是一處重要的中轉站。而且緊鄰石塘港的中央平原有上千萬畝可以耕種的田地。

他們都是眼睜睜看著河套平原成為一個大兵營的,這裏的潛力是更大。

朱鳳明白了,他建功立業的時候也到了。

“好!皇上有旨,朱鳳身為臣子豈能不遵?!”

載垚模仿著鄭布和張經向朱鳳行禮,“願為大帥驅策!”

“你們遠道而來,勞師不可妄動,暫且先休整一番。再有,萬余大軍抵達呂宋,向來定會引起各方注意,咱們且先瞧瞧再說。”

載垚把一直憋著得那個問題問了出來,“大帥,我們來時在外海看到了佛郎機人的艦隊,他們為何會出現在馬尼拉灣?”

朱鳳冷笑一聲,“當然是為了火中取栗而來。”

沒有援軍,朱鳳考慮石塘港大量的白銀和糧食,還略微有些擔心,現在則不一樣,再有人從中作亂,他下手可不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