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聖旨落地(第2/2頁)

京杭大運河上除了杭州鈔關,還有臨清、濟寧、徐州、淮安、揚州和滸墅關等。

所以杭州鈔關取消,只是開始。

我們後世人都知道,內地設置關卡收稅,肯定是傷害商業的。本質上海關也是一種關卡,為了促進貿易,現代國家還不是互相約定減稅?

對於當下的明朝來說,鈔關並不能說完全的壞,畢竟它還是帶來一定收入的,而且針對商人課稅本來也是他們應盡的義務。

但問題就在於,完全的管理不善導致地方官員巧立名目,增加各種苛捐雜稅,造成了商人的負擔大大增加,而這個地方完全成為了貪官的溫床。

不管上面的規矩怎麽定,下面的人就是亂收錢。尤其京杭運河一路北上,過個關交個錢,做一趟生意能掙幾個錢?

朱厚照是覺得反正朝廷收不到這些銀子,幹脆取消了算了。

章黎則是想把這個舉動作為一種標志性的事件,來鼓勵浙江的商人更多的出海。

所以今日的巡撫衙門是濟濟一堂,官員代表,商人代表全都來了。

開海以後,因為絲綢和瓷器的大量出海,已經開始在浙北區域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產業區域’,這個詞用到大明還真是頭一回。

不過事實確實如此,至於道理也不深刻,僅僅就是賺錢而已。

與此同時,杭州城裏也有各種各樣的織布作坊應運而生,他們收桑農的蠶絲,雇織機的工人,一條從原材料到加工再到出口的產業鏈已經完全成形。

以依附於梅可甲的大明南洋公司為主的幾個商家,都已經是擁有上千織機的大商人了!

章黎代表的是遠在京師的皇帝,他對今天的來客宣布,“自朝廷開海以後,每年數百萬兩的海貿銀已經成為朝廷最重要的國庫來源之一,朝中上下也都認識到開海、貿易對於大明的重要性。本官新任浙江巡撫,被囑咐的首要職責,同樣是要維護好海貿逐漸向好的大局,這是聖上的旨意!不僅如此,朝廷還準備籌建水師,用以保護我大明商人的商路安全!所以各位盡可放心,往後大明與海外的貿易只會日益繁盛,各位也會有賺不完的銀子,還有,還有……陛下也曾囑咐過本官,有一句話要帶給浙江的商人。”

這句話是用寫的,章黎雙臂一張,兩邊大字條幅落下,是一句白話文:不管你們把商船開到哪裏,大明永遠都是你堅強的後盾!

商人們大概這輩子也沒感受到朝廷對他們有這樣的重視,反而全是陌生感。

“陛下,真的要保護我等?”

人們將目光投向梅可甲,畢竟這是老熟人,章黎剛剛才來,都不了解。

梅可甲也是點頭,“此事千真萬確。陛下說,大明的商人也是大明百姓,只要遵紀守法,不做危害朝廷之事,憑什麽不保護?”

其實出海做生意,倭寇、海盜還確實是個問題,如果朝廷真的有意要籌建水師,商人肯定是舉雙手歡迎。

“原本朝廷在福建泉州也有水師,不過船小人少。但自今年開始,大明就要開始建造兩千料大船了。”

章黎點頭,必須得這樣,這官當起來才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