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忽悠

正德元年七月,京師又下了一場大雨。

如雨幕一般灑下的雨水濺起了巨大的水花。

李東陽和謝遷沒走幾步,就已經濕了腳。皇帝考慮到他們年紀已經很大了,所以命人給他們換了幹燥的衣服。索性是大雨,全都走不了。朝廷又沒有特別緊急的大事,也不怎麽會有人來。

朱厚照便讓兩人在乾清宮多留了一會兒。

“前日早朝,科道言官都不贊朕撤銷兩淮運司的打算。朝中上上下下也都有些微辭。其中的道理講透了、講盡了,也講累了,不想再講了。今日得閑,李閣老、謝閣老,咱們說些別的。”

朱厚照平日裏的脾氣還是好的,生活本身也不都是時時刻刻都是大事或者決定多少人命運的重大選擇,除了那些時候,皇帝不會太過嚴苛,表現的也並不怪異。

此時他招著手讓劉瑾擺棋盤,笑眯眯的說:“都說品茗、撫琴、焚香、聽雨、對弈乃五大雅事,可惜這裏沒人會撫琴,倒是湊不齊了,只能將就將就。要不朕先與李閣老對弈一局?”

李東陽施了禮,禮數周全之後才在皇帝對面坐下,而謝遷就在兩人的側手邊。

“陛下先請。”

“好。朕棋藝略差一籌,就不客氣了。”

於是乎,雨聲伴隨著‘啪嗒’、‘啪嗒’的棋盤落子聲,時光仿佛在這裏慢了下來。

“朕還記得當初為皇子時,也陪父皇與兩位閣老這樣待過。可惜……”

弘治那個人是真的老好人,至少作為父親是很好的,有時候朱厚照也不免懷念。

“陛下禦極以來,勵精圖治、四海升平,算得上我大明一代英明之主。足可告慰孝廟在天之靈。陛下亦無須感懷太深,傷了龍體。”

朱厚照表情平靜,“告慰父皇在天之靈……李閣老、謝閣老,朕是朱家的子孫,朱家的祖宗創下的這份基業不能毀在朕的手裏,朕相信每一代的帝王都至少有這樣的念頭。不過自始皇帝至如今,你們見過哪一朝有過百代的君主,萬世的江山?倒是從興盛到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大明,也有一樣的問題,洪武、永樂年間四方賓服,到了如今,韃靼敢寇邊,哈密有不臣之心,中原各處還有流民……”

“李閣老、謝閣老,你們都是飽讀詩書之人。你們雖然嘴上不敢說,但心裏清楚,大明傳不了一百個帝王。”

“陛下!”兩個人心一抖,說著就要站起來。

“誒。”朱厚照擡手虛按,“今日是閑談,談什麽都沒有罪。坐下吧。”

“陛下之言振聾發聵。翻遍史書,各朝各代的確都免不了盛極而衰,衰而致亡。其中要害,便是奸邪、妖孽橫行,禍亂國家,以致民不聊生。”

李東陽說的也不是沒道理。

但朱厚照想說的深刻些,“人人都知道,百姓若活不下去便會揭竿而起。可百姓怎麽才能活下去?土地,是不是?然而大明朝無地的百姓是不是一年多過一年?黃冊和魚鱗冊幾十年未曾變過模樣,寫在上面的人怕是早已死了。百年時間,滄海桑田,一切都不一樣了。若朕這個後繼之君不思變通,國家如何能治理得好?”

“朕早就說過,祖宗禁海是對,朕開海也是對,一切都是要合乎時宜。就像這兩淮轉運司,朝廷設置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管理鹽場,可有了它,鹽場反而更加混亂,那要之何用?”

李東陽和謝遷都明白。

明白這位皇帝不是那種昏庸之主,拿著國家大事當兒戲。

也明白皇帝的決心。

“陛下……”謝閣老給出了個好主意,“是不是可以這樣……天下六處運司,先擇其中的兩淮運司試行拍賣之法,其他五處暫時不變。”

皇帝目光瞬間嚴厲。

謝閣老連忙補充,“說是不變,只是運司的衙門不變。但核查鹽法之弊,查辦貪腐之臣也還是要做的。”

這樣講,朱厚照才略微舒坦了點。

“但朕不會保證,其他運司和鹽課提舉司永遠保留。”

“微臣明白。如果兩淮鹽課的改良效果好。到那時朝堂自然也失去了繼續反對陛下的依據和根基。”

也就是所謂的用事實說話。

這個主意倒也還是不錯。

反正國人就是喜歡折中的。都變不行,那麽就先變一個。

其實朱厚照從來也沒有要進行劇烈的改動,拍賣是一種新方式,這個年代的人能不能夠適應、適應了能不能夠運用的好都還是兩說。

而且劇烈的變革,通常會使得本身占有優勢的人更加的集中財富。因為他們信息、能力、財力、關系全都有優勢。

“謝閣老此言倒也是謀國之語。”朱厚照略微露出些笑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也就不在這個事情上糾結,轉而說起另外的事,“其實朝臣們都誤會了朕了,兩位閣老是知道的,朕拿了銀子,哪一件事做的不是利國利民?鹽課之銀增長,朕難道會拿來修築宮殿?遍尋寶物?抑或是煉丹修道,尋求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