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行動(二)(第2/2頁)

所以想了想,梁儲還是接了這銀票。

見上司拿了錢,這丟了錢的人開心的很,就有一種距離更近的感覺。

無形中有了親切感。

所以張冕笑得更開,“梁太仆,恕下官冒昧了。”

“不要緊。你還是和我說說,為什麽大夥兒都不願意去除馬政之弊?殿下有此決心,想要做些利國利民的事,怎麽還不願意呢?”

錢送了。

張冕就敢說了。

“……梁太仆有所不知,其實大家也不是不願意,主要是擔心,現在人心浮動啊。馬政之弊、馬政之弊,說到底不就是太仆寺之弊嘛?太仆寺之弊不就是我們這些人的弊?現在要去除這些弊,又換了您這樣的太子近臣,每一位都在想,這難道不是要去除我們?”

梁儲一愣,這就是所謂的不同位置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張冕說的話,有一種肆無忌憚的趨利避害,於此時的道德環境所不同,所以看到梁儲如此,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但今日來張冕已打定主意,臉皮薄有什麽用,刀子割得時候還快一點呢。

“下官以為,梁太仆要慎重,並非不照殿下旨意辦理,而是要緩辦、慢辦、閉一只眼辦,如果要把這弊病去除的幹幹凈凈,手段不免過激了。水至清、則無魚啊。”

“如果……殿下斥責於我呢?”

“此言差矣,馬政之弊並非因為梁太仆,就像那陜西巡撫楊一清,他給殿下上個奏疏,說陜西牧馬場只剩2000多匹馬,殿下何曾怪罪於他?太仆亦是如此。”

“怕是沒那麽簡單。”梁儲搖了搖頭,“看在是同年的份上,我勸你早做打算。你說的或許有道理,但你身為大明的臣子,竟從未想過如何能幫助一下朝廷。其實活下來的方法很簡單,幫著殿下便可以了。你想占殿下的便宜,還要殿下放任著你占便宜,往後……沒那麽好做的官了。”

張冕臉色大變,

他本來以為,關系到位了呢!

梁儲從又袖口中把銀子拿了出來,“這個,你拿回去吧。我不想往後的幾年,因為這個過不好。”

說完他就站了起來,不顧目瞪口呆的張冕。

臨走之前,他又停頓一下,“對了,有句話你也一定聽過。殿下只要盯上一樣事情,沒有一個結果,是不會放過負責的官員的,要麽致仕、要麽殺頭。所以你說的緩辦、慢辦,沒有用的。除非……”

除非的後面梁儲他不說了。

因為有些不敬。

他心裏想的是,除非真的有人可以糊弄住這位大明太子。

然而觀當朝太子之才智,想要糊弄住他,不僅難,而且危險,指不定他什麽時候就會醒悟過來。

他膽子不夠大,而且剛剛熬出頭進入了太子的視線,還是先把這頭一樣事情做好再說吧。

就當個張天瑞第二,否則改革馬政本就危險,還要和太子日日鬥心思,那日子沒法兒過了。

而張冕則完全慌亂了起來,

他這次行動,如果成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轉危為安,可這樣一失敗,後果就難以估量了。

不顧梁儲這邊,張冕趕緊去找了另一位,太仆寺少卿蔣瓘。

雖說兩人平時會爭、會鬥,但到了這個時候還不相互取暖,那還等什麽時候?

讓他著急的是,蔣瓘不在衙門裏,也不在家,讓他一頓好找,後來幹脆就坐在他家不走了,等到完全天黑,蔣瓘才回來。

兩人本是對頭,誰也沒進過誰的家門,蔣瓘一回來發現竟然是張冕在,啥話也不說了,對頭之間竟然有了默契。

“沒想到辦法?”蔣瓘先問。

“想了一個,不管用。”張冕反問,“你這一天,有什麽行動?”

“探聽消息,以明耳目。但是,是壞消息。”蔣瓘不瞞著他,“我打聽了清楚,太子殿下已經將錦衣衛和騰驤左衛全都調集了起來。太仆寺這次,怕是在劫難逃了。”

“騰驤左衛?!”張冕一下子站起了身,“這是要做什麽?!”

蔣瓘早就知道,已經震驚過了,他站起身,背著手,“觀太子殿下歷來手段,都是要麽不動,動如雷霆,此次以泰山壓頂之勢,就是要有震懾之效果。原本我還打算來一招法不責眾,但左順門之變在前,想來也是沒什麽用的。唯一的可能,就是……”

張冕本來伸著腦袋在聽,聽到最關鍵的時候,這家夥停了,氣得他想罵人,“嘖。你怎麽說話說一半,就是什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