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古簡《遊仙記》

“報!賊匪已伏誅!”

“拖出來!”

“快去請大夫,還有不少傷員……”

通政坊內,一片嘈雜。

此時已過晌午,陰雲散去,秋日陽光照下,漸漸驅散冷意。

將士們的心情,也如這天氣一般。

賊人伏誅,雖說死傷不少,但也沒輪到自己,總算是雨過天晴。

後天便是秋灶大祭,不少坊市都有廟會,若能得閑,便陪家人去遊玩……

遠處茂密樹冠上,張彪矗立觀望。

一具具僧人屍體被拖出,尤其心見僧,更是成了血葫蘆,滿臉漆黑,鐵鏈捆綁,根根鐵簽刺穿穴道與氣海……

張彪有些詫異。

沒想到郭安還真剿滅了蓮華宗。

對方有木蓮花迷霧法器,在地道中可算占盡優勢,還熟悉地形,即便人少也不至於如此。

看那些死屍渾身腐爛……

莫非驚動了骸骨營?

無論如何,心見僧是完了。

那些鬼頭鐵簽,乃六扇門刑具,專破氣海穴道,修士再強,沒了真氣也會淪為廢物。

落到刑部大獄,比死還慘。

想到這兒,張彪搖了搖頭,縱身一躍跳到坊墻上,隨後拐出暗巷,消失在人群中……

……

懷貞坊,重陽觀。

“諸位,還請小心點……”

玄城老道看著一堆堆典籍被搬上馬車,一臉心疼,對著挑夫們叮囑道:“這些古冊都年頭不短,弄破了,就再找不回了。”

張彪在一旁笑道:“玄城道長,你不是對這些不在意麽?”

他從通政坊離開,眼看天色尚早,便順道來懷貞坊,將重陽觀典籍拉回去整理。

玄城老道撫須搖頭道:“托施主的福,那些銀子足夠撐些時日,老道總得為徒弟們留點什麽。”

“環境變了,這想法也會跟著變,恒久是道,變化也是道,老道不過順其自然罷了。”

“好個順其自然……”

張彪若有所悟,點了點頭。

天地大變,他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這些時日,雖得了機緣,正式踏入修士行列,但總有種身不由己,被推著走的無力感。

或許,是自己仍未適應當下局面。

天地更新,萬物皆變。

猶如江海狂濤,在這神秘未知的修行世界面前,在巨變的時代面前,他不過一小小螻蟻,妄圖掌控周圍只是笑話。

那些上古修士,何嘗不是如此?

既如此,便索性沖入未知汪洋之中,隨狂風暴雨起舞,探索更遠的地方。

或許,這才是修士的心境。

想通此點,張彪只覺心中陰霾盡散,看了看秋日高遠,哈哈一笑:

“走嘍,揚鞭!”

驢兒搖頭晃腦,鈴鐺叮當作響,拉著車穿過正陽大街,沒多久便回到了安貞坊。

張彪從家中搬出幾張桌子,鋪上草席,將書冊一一攤開晾曬,隨後才開始熬藥練功。

昨晚消耗不少,當精氣神補足後,他才泡了壺茶,挨個查閱。

《洞玄經》,名字起得夠大氣,但不過是本朝一道人所著,說得雲裏霧罩,實則全是臆想……

《滄源三論》,這個年代倒足夠久遠,是前朝大業典籍,但蟲蛀鼠咬,腐朽不堪,並沒什麽稀奇……

《崇善帝君源文》,亂七八糟……

《太始內經》,這個還有點意思,講的是道醫學,來歷古老,流傳甚廣。

雖非修士秘籍,但他今後熬藥煉丹,免不了要多了解相關知識……

有靈視之眼相助,再加上摸索出經驗,張彪挑揀的速度越來越快。

臨近黃昏時,一本書冊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此典籍,名叫《遊仙傳》。

不同於其他書冊,這是一卷竹簡,不知來自什麽年代,竹簡已經斑駁,近乎腐朽,皮繩也快散開。

按理說,應該不是修士所著。

但其上面字體,卻和他家傳的幾本秘籍上有些相似。

張彪二話不說,運轉靈視之眼。

古老的竹簡(凡)

1、這是一份來自古老年代的書簡,歷經滄桑歲月,已斑駁腐朽,名為《遊仙傳》,是其中一卷。

2、重陽觀的祖師,曾跟隨一位修士遊歷四方,以師禮待之,觀其言行,撰寫此書。

3、上面,隱藏著古老的秘密……

找到了!

張彪當即來了精神。

他從剩下典籍中翻找,果然又尋到了幾卷《遊仙傳》,按照順序排列,還缺損了幾卷,但也是驚人發現。

小心清理後,張彪一邊辨認字跡,一邊毛筆重新抄寫。

這《遊仙傳》是以對話形式描寫,剛開頭,便令張彪精神一振。

余求道十載,終遇真修,氣概豪邁,不類凡俗,除魔四方,道號屠靈子,人稱三陽天師。

問道天師曰:余聞上古真修,餐雲吐霧,道法通玄,今時之人,術法難成,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