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可斬國運

第二日,李清閑乘坐飛空閣偷偷回到神都城,見了韓安博與鄭輝,老規矩先買命星,然後三人吃了一頓便飯分開。

兩人不想離開京城。

之後,李清閑帶著姨媽一家四口,將四人安置在啟遠城,便回到鎮北軍。

泰谷城天天傳揚李清閑的名聲,百姓信了,一些士兵信了,但將校們煩了惱了,紛紛抱怨。

泰谷城守將杜波始終不發一言。

元帥軍正快速重組。

舊四軍的人分出一些融入新軍之中,開始強化訓練。

不過,元帥新軍之中,委實出現不少自帶傳承的好苗子。

高層發現後,仔細一問,啟遠城來的,瞬間明白。

鎮北十軍之中,各種流言蜚語亂飛,大都在嘲笑李清閑和陌刀軍膽小。

因為這件事,陌刀軍多次與其他軍起沖突,扔下武器,以切磋的名義打了幾場群架,有勝有敗。

陌刀軍中,怨聲四起。

監軍府與陌刀軍統領府卻陷入沉默,仿佛兩頭銅牛之間系上長繩,好似在無形角力。

等了幾日,監軍府還沒動靜,陌刀軍內部人心浮動。

李清閑似乎不在乎這件事,聽完宋白歌訴苦後,搖搖頭,放下傳訊符盤。

黃天濤麾下的舊王軍、姜幼妃麾下的守河軍、陳鷹揚麾下的元帥新軍等勢力,輪流去啟遠城招募,啟遠城各幫派積攢多年的精英,沒了一大半。

雖說是李清閑故意命令那些人融入各軍,可宋白歌發現啟遠城實力不如以前,便開始訴苦。

不過,李清閑沒理會宋白歌。

啟遠城的啟遠軍、兩支抗妖義軍外加幫派高手,都修行內神改編的超級功法,數年過去,入品者數以萬計,論入品比例,遠遠超過朝廷守衛神都的京營大軍和守河軍,論數量,又遠遠超過各大門派。

這些人長期留在啟遠城太紮眼,分散到各大勢力中,便沒那麽突兀。

李清閑知道,如此龐大的勢力,根本無法避開探查,各大勢力多多少少能推算出這些力量,但最多只能算準一半。

即便只能算準一半,自己那些明裏暗裏的敵人們,也必然會加快出手,防止自己坐大。

尤其是自己收走兩座死魔地後,魔門召開掌門會議與長老會議,不可能沒有動作。

一切,都只是暴風雨的前夕。

那路寒與解林甫,比自己更沉不住氣。

畢竟,他們沒有實力劍指趙移山,只能盡可能削弱趙移山黨羽。

這些天,李清閑和正常一樣修煉,修煉完了就慢慢推演各種可能,不給予敵方任何可乘之機。

在三品力量、各種神通、命格、天髓書院、命湖等等的加持下,李清閑掌握的命術知識與命術能力,是三品前的十倍還多。

但,卻沒有感受到絲毫的進步。

因為上品後所需學習的一切,百倍千倍成長。

為了增強勢局能力,李清閑已經不再局限於勢局本身,還要研究一切跟勢局有聯系的其他命術。

能增強勢局的大勢命器,能大幅度增強勢局的星命術,布設勢局的定勢術,增強勢局的大勢命術,全新的煉制勢局手段,以及,全勢局煉制。

全勢局煉制,本來是大命術師的使命,因為只有煉制出所有的勢局,而且全部修煉到真如人間的層次,才能更好了解所有勢局,進而改變和創造新勢局。

或者,專精少數勢局,將少數勢局增強到極致。

除非大命術師放棄勢局進步,放棄前進步伐,否則必須二選一。

大多數命術師選擇後者,但李清閑卻不想浪費天髓書院,選擇前者。

李清閑已經全知所有的“勢局知識”,但離“煉制所有的勢局和全部正確使用”,依舊相當遠。

再弱的勢局,只要被定為單獨勢局,必然有其獨特的力量,必須要學習掌握。

李清閑之所以沒時間學習全勢局煉制,是因為要學更重要的解勢局。

晉升上品,必然會遭遇其他命術師的勢局,純粹的勢局對撞解決不了問題,必須要想辦法解掉對方勢局。

解勢局,是一門復雜程度不下於煉制勢局的學問。

幸好在離開天勢宗前,李清閑要了一座勢局山脈,裏面擁有歷史上所有的勢局,李清閑的神念可以進入其中,練習制作、使用與破解。

現如今存在勢局,一共三萬四千二百一十二種。

即便一天學習一座,也需要九十多年。

不過,李清閑通過天髓書院學習過最難的所有大勢局,在學習普通勢局的時候,速度極快。

進一次天髓書院,簡單勢局一次能精通上百個,復雜一點的勢局,一天也能學習十個。

關鍵是,隨著自己實力不斷增強,精通的勢局越來越多,學習也逐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