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頁)

除了呂宋紅薯,還有呂宋水稻,都是產量不太高但口感較好的品種,當然,即便是產量不太高,也能達到一兩千斤,零零七紅薯就更厲害了,畝產上萬斤,最高能達到三萬。

雖然它的味道極為糟糕,卻很有國民度,因為它是礦物營養液最好的替代品。

管飽,還沒後遺症。

它問世後,沒一兩年,官方就開始落實重返地面計劃了。

等紅薯粥熟了,秦慧君也回來了,秦晚特地多煮了些,一家人就坐在帳篷外吃。

這個點也是其他人吃飯的時候,盡管是棚戶區,但情況差到秦家這種也是罕見,更有些單身漢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因為開荒賺到了錢對自己挺舍得,秦楓大口大口的吸著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香氣,然後用力的咽下一口紅薯粥。

這小可憐的模樣,看著人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秦家左邊是王嬸,他們家果然很舍得,大團米飯就吝嗇的放了個紅薯,居然還有一些辣乎乎的鹹菜,少少幾許油光看著就特別好吃,右邊李嬸家節儉一些,但也是蒸得幹幹的紅薯飯,吃得頭也不擡。

吃完後就著爐子最後一點熱度,扔進去五六個小小的紅薯。

烤紅薯的香氣慢慢飄出來。

秦楓鼻子可靈了,小聲道,“肯定是呂宋紅薯。”

秦晚認出這紅薯才拳頭大,比王嬸家放的小了一半不止,像這種的都是特價。

可惜即便是特價,秦家現在也吃不起。

李嬸家的兒子叫李豐收,今年十五歲了,看著秦楓的饞樣,又狀若無意地掃了秦晚一眼,對著秦楓招了招手,秦楓看向秦慧君,秦慧君笑著點點頭,他這才噠噠的走過去,“李哥哥,你叫我?”

李豐收用鉗子把烤好的紅薯夾出來,換了塊蜂窩煤,這才推給他兩個,“拿去吃。”

秦楓頓時臉羞得通紅,連忙拒絕,“李哥哥,不用……”

李嬸笑著道,“拿著吧,這可是我家麥穗帶回來的,她活計幹得好,老板獎勵她的,別個都沒有。”

秦晚走過去道,“快謝謝李嬸。”

“謝謝李嬸,謝謝李哥哥。”秦楓這才接下來,快速把有些燙手的紅薯放進秦晚拿來的碗裏。

李嬸近距離看到秦晚,眼睛一亮,“慧君,你這女兒骨相好,就是太瘦了得好好養養。”

說到這裏想起秦家的情況,很是惋惜,又罵了一遍她前夫不做人。

秦慧君挺無奈的,搬進棚戶區才半個月,但這一整排的人都知道了他們家的情況。

並不是她刻意宣揚,而是當初進棚戶區登記的時候,社區仔仔細細問了一遍就成這樣了,這讓習慣市中心人與人各不相幹的秦慧君很不好受,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市中心的人不會關心你的過去,卻也不會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這半個月要說誰給她捐錢,那不可能,但給她搭一把手、指點她安置下來、買便宜的二手家具等零零碎碎不少。

這世道食物珍貴,李嬸還願意給她兒子一口吃的,已經是難得可貴了。

兩個紅薯,一家三口分著吃了。

相比起007,呂宋紅薯的口感依然糟糕,秦晚完全沒體會到它的軟糯,就是咽下去容易一些,不怎麽卡嗓子,但果然很甜,只是甜過頭有點發苦。

秦慧君和秦楓都吃得很仔細,若不是外皮烤焦了,簡直恨不得把皮也一起吃進去。

天很快黑了,秦晚看到秦慧君又在挪東西鋪地毯,便道,“媽,我今天睡地下吧。”

“不行,女孩子睡地下不好,媽不一樣,媽和你弟弟火力壯。”

無論怎麽說,秦慧君都不贊成。

秦晚只好上了家裏唯一一張床。

說是床其實就是一塊木板搭的,剛能躺下她一個人,連翻身都得小心翼翼。

一家人躺好後,秦晚就聽到秦楓小聲道,“那呂宋紅薯烤著可真好吃啊。”

“當然,媽媽你以前做的煎餅果子也很好吃。”

秦慧君說,“等我再攢些錢,就買點面粉回來給你們做,你姐姐還沒嘗過我做的煎餅果子呢。”

“還要買一個鍋。”秦楓立刻道。

“嗯,買一個鍋。”

忽然想起什麽,秦楓氣憤道,“咱們買君君面粉,不買江劉小麥。”

秦慧君聲音頓了一下,才溫柔的答應下來。

秦晚閉上了眼睛。

君君面粉是外公研究的第一款主食,一開始產量很高但味道差,後面多次調試,才在兩者間達到了一種平衡。

但江劉小麥……江劉小麥也是外公最後研究出來的半成品,口感和品質都逼近天然食物,雖然依舊有產量上的缺點,可長期食用能治療因綠色生命欠缺導致的各種基因病。

這個成果被渣爹搶走了,無恥的冠上了江劉這個名字,江是渣爹的江,劉是繼母的劉,他還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說是為了心愛的妻子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