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哈利波特(第2/2頁)

此言一出,弗蘭克和金看向蘇明的目光頓時充滿了感動。

這是多麽廣闊的胸懷?多麽溫和的笑容,至尊法師仿佛就像是太陽一樣,萬丈光芒讓他們都睜不開眼。

視線被淚水模糊了,他們確實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他們想做個好人。

理解萬歲!

年齡較大的昆西也經不住這樣的忽悠,喪鐘的騙術和表演同樣是頂級的,畢竟要是不會騙人,根本沒法在哥譚混。

可以看到他明顯也放松多了,沒有了一開始的拘束感。

壯漢依舊在吃個不停,戴眼鏡的中年人則掏出了小本子在記錄什麽。

強壯的高大男人名叫塔吉·尼塔爾,是從一個邪教組織中逃出來的受害者,那個邪教崇拜死亡,他們認為死亡在人間的使者就是吸血鬼。

他們致力於擴張自己的勢力,始終在尋找傳播信仰的方法。

在未來,他們找到了這個辦法,拜死徒將來會以一個更潮流的網絡時代名詞出現,從如今的宗教形態轉變為類似網絡傳銷的架構,改名哈鬼族。

塔吉智力低下,洗腦對他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不過他力氣很大,算是負責搬運和打雜的隨從人員。

另一個奮筆疾書的眼鏡男名叫哈羅德·哈羅德,四流小說家,就是比三流還不入流的那種,他加入吸血鬼獵人的行列純粹是因為臉皮夠厚。

他想要出名,賺大錢,於是決定寫一本關於吸血鬼的紀實文學,不知從哪裏打聽到了昆西的隊伍,於是死纏爛打地非要他們帶著他一起。

牛皮糖,甩又甩不掉,不帶他一起他就抱著昆西的大腿不放手,偏偏他還有記者的底子,不管昆西他們怎麽躲著他,總能被他找到,嗅覺堪比獵犬。

沒轍,德古拉獵手只能帶上這個拖油瓶,不過後來發現他擅長打探消息,對於歷史也非常有研究,於是正式接納了他作為隊員。

其實哈羅德的調查到了現在,記載下來的東西足夠他寫出幾部指環王或者冰與火之歌那樣的巨著了,他只是舍不得隊友,借口還要取材,一直跟著他們行動。

隊友們自然也知道,只是心照不宣地沒有拆穿這個傲嬌嘴硬的家夥。

蘇明看著他們笑了笑,最後才把目光落在隊伍中唯一的女性身上。

她十分年輕,大概還不到二十歲,穿著一身洗得褪色的牛仔服,裏面是黑色的高領毛衣,金色的長發柔順地披在肩上,背後十字弩的肩帶被頭發遮蓋了起來。

德古拉獵手之所以在獵人圈子裏有這麽大的名聲,大部分的功勞都歸功於她,在外行人的眼裏,她的名字就是實力的保障,代表著任務成功率百分之百。

她叫做蕾切爾·範·海辛。

沒有錯,她的爺爺就是最著名的吸血鬼獵手範海辛,曾經單殺德古拉三次的超級獵魔人。

只不過德古拉是不死的,第三次狩獵,在範海辛和德古拉同歸於盡後,過了沒幾年,德古拉又活了。

他向範海辛家族展開了報復,殺死了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在嬰兒床前保護孩子的蕾切爾父母。

但當他打算向蕾切爾下手的時候,昆西和其他支援的獵人們趕到,救下了還是嬰兒的蕾切爾。

範海辛家族就是吸血鬼獵人們的信仰和臉面,無論如何不能讓它消失。

昆西帶著蕾切爾逃跑,其他獵人們為他斷後,全部陣亡。

而德古拉對蕾切爾下手卻沒有成功的證據也留在了她的額頭上,一道閃電型的傷疤,強烈的黑暗能量讓這個傷疤無法消除,但也讓蕾切爾借此能追蹤德古拉的行蹤。

如果德古拉出現在附近,或者是想要搞什麽大陰謀,蕾切爾就會感覺傷疤火辣辣地疼。

昆西將蕾切爾養大,教會她吸血鬼獵人的本領,組建了小隊德古拉獵手,誓言要向德古拉復仇。

這個故事對於蘇明來說總有種熟悉感,因為蕾切爾的遭遇簡直和幼年的哈利波特一模一樣。

蕾切爾出現在漫畫裏是1972年,哈利波特則晚得多,兩位吸血鬼王子之間也是類似的關系。

被致敬的角色沒有後來者有名,其實挺尷尬的。

但估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德古拉獵手小隊的故事最後以悲劇收尾,除了漢尼拔·金,其他所有人都在和德古拉的戰鬥中死去。

而金知道德古拉總有一天還會回來。

於是他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惠斯勒,加入了對方的隊伍‘夜行者’,跟惠斯勒一起培養了一個半人半吸血鬼的孩子,對抗吸血鬼的救世主。

那個孩子名叫布萊德,代號刀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