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船上的日子(第2/2頁)

因為1921年至1933年是美國全國禁酒的時代,用通俗的話說,就是禁酒令時代。

這個時代的美國清教徒人數眾多,他們講究的是清心寡欲,踏實地工作勞動,不進行任何享樂行為,他們是英國天主教中最抵制娛樂最保守的一派,其歷史上最極端的時期,他們連聖誕節都不過。

要知道那可是他們扛把子的生日啊……

然而時代變了,在進入20世紀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更多的美國人已經習慣了出門就坐車,上班打電話,下班去酒吧,更加現代化以及多樣化享樂的生活了。

也就是說,娛樂成為了社會的潮流,沒有人願意過苦行僧一樣的日子了。

自己有錢又有閑,結果買台留聲機在家聽歌都不符合教義,這不是有病麽?

所以年輕人們更加不願意信教了,或者信教也更加世俗化了。

那麽作為統治階級的教會能滿意嗎?當然不行,他們發動自己的力量,團結了各地的議員,以多數票在國會通過了禁酒法案,史稱憲法第十八修正案,讓禁酒成為了美國憲法的一部分。

法案規定從21年底起,所有聯邦各州內制造、售賣酒水就是犯法,運輸酒水同樣犯法,在公共場合喝酒更是罪加一等。

違反者會被處以巨額罰款以及半年以上的勞役。

然而現在的夏威夷並不是‘聯邦各州’,蘇明所乘坐的這條郵輪,屬於夏威夷遠洋公司,他們不必按照聯邦各州法律執行。

但是當乘客們上了岸,那他們就在紐約州的土地上了,到時候想再喝兩口,那就得晚上像特務一樣去小巷子裏搞酒了。

不得不說,違背時代規律的法律是無法長存的,禁酒令也許在推出的當初非常受認可,然而後來終於還是廢止了。

人們需要休閑和娛樂,在1929年美國將因為股災迎來大蕭條,人們失去了工作和房子,華爾街跳樓的人屍體都來不及收,再要是連買酒麻痹自己都做不到,這也太反人類了。

所以在1932年底,民主黨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提出了他的競選宣言,其中就有廢除禁酒令這一條,他保證自己在成為總統之後,會讓每個人都能自由喝酒。

當年他就在48個州中的42個州取得優勢票,以碾壓般的優勢入主白宮,成為了第32任美國總統,並且他連任四屆,是美國歷史上的獨一份。

至於原因,說不好是因為他打贏了二戰,還是解開了禁酒令……

在滿是離別氛圍和酒精氣味的包圍下,蘇明踏上了紐約的土地,這在將來很長一段日子裏,就是他生活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