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檀香山(第2/2頁)

現在太陽在天空正中,剛好是吃飯的時候,伯爾德掏出一小疊英鎊,打發管家和工人們自己去解決問題,而他走到了蘇明的身邊。

“好了,斯萊德,其它事情不用我管了,我們現在吃飯去。”

蘇明手裏沒有現錢,只有些黃金首飾可以變賣,所以第一件事就是找地方把這些東西賣出去。

自己初來乍到沒有情報和渠道,銀行等正規機構收黃金但不收首飾,不過還有個地方,變賣首飾有可能拿到稍高一點的價錢,而且不需要任何身份證明。

那就是當鋪。

夏威夷的華人很多,許多人在18世紀就來到這一串群島上打拼,清朝曾經還在這裏有過駐外使節。

當然1912年清朝就亡了,在這裏生活的華人也很少有回去的了。

不過這和蘇明無關,他只是要找當鋪,而典當這行雖然不是華人的獨門生意,但不可否認在這個時期他們問的事情最少。

認票不認人,認貨不認理,不問物品來歷,不問物主去向,這就是這行的規矩,蘇明喜歡這規矩。

最早到這裏的華人都是商人,因為夏威夷盛產檀香木,這種東西在國內能賣高價,而且夏威夷當時對於商人不收稅,利潤在40%以上,使得許多商人往返於此。

也是他們給火奴魯魯起了一個別名,現在依舊是天朝對於它的稱呼,叫做檀香山。

而且在繁華的碼頭周圍必然有當鋪,總是有水手們錢不湊手,卻又想要烈酒和女人來發泄大海帶來的疲憊,當鋪就能幫他們周轉周轉。

等船長或者老板賣出了貨物,結清了工錢,他們就可以贖回自己的抵押物了。

檀香山的港口比伯爾德的私人碼頭熱鬧多了,只是一眼望過去,至少都有數十艘懸掛著各國國旗的大型貨輪,數千名碼頭工人忙忙碌碌地在來回搬運貨物,熱火朝天。

蘇明已經在看岸邊的建築了,有些店鋪上直接就掛著‘酒’的漢語彩旗,建築風格有些像是國內的老房子,很快也發現了寫著‘當’字的。

“稍等我一會,我去銀行一趟。”

蘇明對著伯爾德說了一句。

不得不說老外大多都是實心眼的,要是在天朝這麽說,對方肯定會回答:“哎呀,怎麽還要去取錢?這頓我請了,走走,回頭再去取。”

而伯爾德此時只是笑著點點頭,示意蘇明快去快回,他就在碼頭上等他。

這讓蘇明想順路買幾個橘子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