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水!

【今日起,海底淡水輸送管道正式通水,位於島上的水箱已經重新蓄滿。根據環形島總督辦公室與薯條港市政廳簽訂的供水協議,淡水進口價每噸只需0.8銀幣!環形島的生活、工業用水價格將恢復到洋流發電站被毀之前,並不再設月度用水上限。】

【《幸存者日報》百越海峽分社為您報道!】

最近《幸存者日報》在薯條港也開了分社,雖然報社不大,只有一座二三十平的小木屋。

社長是一位叫米薩的月族人姑娘,此人在西嵐王朝對月族人發起清洗之前曾是一名老師。

在了解過《幸存者日報》的事情之後,她決定在薯條港也辦一個分社,報道當地趣聞要聞、增進各族人文化交流的同時,順便幫助她的月族人同胞們提升識字率。

有些事情並不一定要得等到識字率上來了才能做,反而正是因為做了這件事情,人們才會多一分主動去學習知識的動力。

至於《幸存者日報》的準入原則也是相當寬松,只要宣誓站在全體幸存者的立場上說話就可以獲得其他分社以及曙光城總社的承認,並不需要戳個管理者大人親授的橡皮圖章才算“正統”。

當然,如果哪天某家分社不再站在幸存者的立場上,曙光城總社和其他分社便會再發一份申明將其從隊伍中開除,並不再轉載和援引該報社的任何新聞,而這也算是一種退出機制。

如果是出於盈利或者宣傳的角度,這種管理和退出機制當然是存在問題的,不過用管理者的話說便是,聯盟並不是只有這一張報紙。

若是哪天所有的《幸存者》都退出了,或者只剩下了曙光城的那一家,那便說明它的歷史使命結束了,該去博物館裏養老了,而那時候的人們自然會找到新的東西代替它繼續走下去。

由於薯條港上沒有造紙廠和印刷廠,《幸存者日報·百越海峽分報》暫時還是由環形島上的印刷廠代工的。一些經常往返薯條港和環形島的漁民、水手、碼頭工們,偶爾又會將報紙從岸邊帶回到島上。

因此即便《幸存者日報》沒有在環形島售賣,碼頭上仍然能看見這份報紙的影子。

“0.8銀幣?!特娘的,他們賣給我們的可是1銀幣!”

看著手中那張仿佛能擰出水來的報紙,站在碼頭上的修理工瞪圓了眼睛,忍不住罵罵咧咧了一句。

由於經常上岸的緣故,環形島的居民對於銀幣並不陌生,很輕松就能將後者換算成自己兜裏的錢。

“畢竟運營蓄水箱和水龍頭的人也是要賺一點兒,”蹲在旁邊的中年男人咧了下嘴角,笑著說道,“你指望他們喝西北風幹活兒嗎?”

“我不是說他們不能賺,問題是這錢也賺的太容易了!”修理工搖了搖頭,將手中的報紙合上,塞回了他撿來的位置。

馬上要到上工的時間了。

最近忽然多了一些來自薯條港和金加侖港的訂單,環形島的工廠和港口又重新熱鬧了起來。

為了提升裝卸效率,港務辦公室甚至把堆在倉庫裏已經快生銹的龍門吊又給裝了回去,將那些在碼頭上搬箱子的小夥兒們給打發走了一部分,讓他們重新回工廠裏去上班。

而他們這些跟著那座大型洋流發電站一起失業的老技術工人,也終於又有活兒幹了。

說實話,若是環形島上再沒有他們能幹的崗位,他們都打算去薯條港那邊碰碰運氣了。

聽說那邊也在搞港口自動化升級,而且開的薪水不低,唯一的風險就是安全方面了。

蹲在旁邊的中年男人笑了笑,將毛巾扔在了肩膀上,也和那修理工一同站起身來。

“不管怎麽說,就算是1銀幣,也比之前便宜太多了!而且還不限制用水量……一天洗一次澡的日子終於又回來了。”

這兒可是熱帶。

一天不洗澡就夠要命了,尤其是還是在碼頭的工作。

就在兩個中年人離開之後不久,一群無所事事的小夥子們也從聚居地裏遊蕩到了這兒,而且恰好蹲在了他們先前蹲過的位置。

並不是所有人都在工廠找到了活兒,雖然碼頭已經不需要他們了,但他們還是會習慣性地來這兒轉悠。

畢竟他們之中不少人的朋友還在這兒上班,而且這裏偶爾還會經過一些有意思的船。

反正領著救濟金的他們也不是很著急糊口,在哪兒發呆都是發呆,不如找個有意思的地方。

“嘿!這兒有東西!”

一名眼尖的小夥子很快發現了那疊塞在梯子下的報紙,一把將它抽出來展開,炫耀地朝著一旁夥伴們嚷嚷了聲。

“看我發現了什麽!水手們帶回來的報紙!”

聽到這聲驚喜的嚷嚷,剛靠著陰影蹲下的小夥子們立刻站起身來,饒有興趣地圍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