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100號避難所的往事(第3/5頁)

鈴鐺笑了笑,輕描淡寫地說道。

“啊,他們啊,除了我的主人,從那場災難中幸存的監督都回歸了樹的懷抱。後來我沒見過他們,也許他們還在哪塊電路板上緬懷過去,也許和那些蟲子們一樣已經離開了這裏,誰知道呢?我只是個博物館的導遊而已。”

我最黑愣愣地看著它。

“樹的懷抱?”

鈴鐺用揶揄的口吻說道。

“沒錯,他們認為自己來自偉大之樹,理應埋葬在樹根下……這對你們來說可能有些難以理解。簡而言之,他們將思維上傳到了避難所的服務器,放棄了自己的肉身,和這座避難所永遠的融為了一體。”

“不過我的主人並不認為他們成功了,他覺得他們更像是留下了一段記憶之後集體畏罪自殺,而他選擇用人類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說到這兒的時候,鈴鐺打開了話匣子,將一百多年前發生的一切全都娓娓道來。

因為資源的匱乏和分配的不均衡,“樹人”和“工蟻們”的矛盾積累已久,即便雙方的生活水準都在持續的下滑,但樹人作為距離“樹”傳感器模塊的一部分,下降的速度仍然會稍微慢一些。

危機的導火索是廢土紀元50年的氣候復蘇事件。

就在戰建委解體之後的第五年,廢土上逐漸出現了氣候復蘇的苗頭,100號避難所的居民懷揣著重建廢土的熱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新湧現了繁榮紀元時期的思潮,一邊為重返地表做準備,一邊組建了工人、工程師自治的行業委員會,打算在重返地表之後和過去說再見,將100號避難所的一切塞進棺材埋進土裏。

然而六十三年的期限畢竟還沒有到,工蟻們的行為讓樹人感到了恐慌。

他們一輩子都在精心為這顆偉大之樹修剪枝葉,履行秩序捍衛者的責任,堵住那些工蟻們在樹幹上鉆出的“蟻穴”。

即便這顆大樹最終崩塌的命運是一開始就設定好的,它會在履行完庇護職責之後結束避難所的使命,成為一口鑄造井繼續為人類文明的重生添磚加瓦,然而樹人並不希望他們的使命也隨著那顆大樹一同坍塌。

他們試著征求過工蟻們的意見,希望看在樹勞心勞力這麽多年的份上將它留下來。

這並不是很難,任何人為設計的規則都有漏洞,只要耐心去找就一定能找的到。

啟動穹頂的自毀程序需要滿足一個條件——即,避難所中可檢測到的居民數量連續180天日均數量維持在五千人以下,或者24小時內維持在三千人以下。

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偉大之樹才會判定100號避難所的居民已經無需再依賴它的指引,他們已經有能力在自己傳感器之外生活下去,而它便會用剩下的資源送孩子們最後一程。

然而反過來他們也可以利用這一點。

只要工蟻們和他們一起留下來,保證至少五千人生活在100號避難所中,讓100號避難所認為它的孩子們還需要它,這樣它就不會離開他們。

然而這個帶著命令意味兒的請求,被正在高興頭上的工蟻們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幾乎所有自治委員會都拒絕與樹人們就這件事情溝通。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工蟻們已經忍受了樹冰冷無情的命令太久,即便他們打心眼裏清楚那是生存的必須,他們也沒有任何理由在一切不需要了之後挽留它。

就讓它和這座避難所一起壽終正寢好了。

變成一口鑄造井,本來也是它宿命的一部分。

避難所不應該成為人類文明的終點,任何避難所最終的命運都是被拆掉,作為重建的原料。

至於樹人們,如果這麽舍不得它,那就跟著它一起下去好了。

或許是工蟻強硬的態度讓樹人感到了清算的威脅,樹人對工蟻們自發成立的組織進行了幹涉,包括不限於斷水斷電切斷補給,並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竭盡全力地給這些組織的活動制造麻煩。

雖然雙方的矛盾愈演愈烈,但到此為止都還算克制。

而真正將導火索點燃的,反而是發生在避難所外的一件事情。

廢土紀元52年,氣候復蘇持續兩年,西洲湖的冰封比100號避難所的大門更先出現了松動。

融化的積雪和蔓延的湖水湧入了荒廢的西洲市城區,甚至湧入了地下交通的隧道。

春風得意的工蟻們出現了一絲惶恐,雖然氣候復蘇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如果地表的冰蓋和積雪繼續融化下去,也許等不到廢土紀元60年,他們的避難所就會泡在水裏。

一部分人認為應該立刻開門,至少讓一部分人出去,把可能發生倒灌的區域加固一下。

然而僅僅是避難所的居民希望這麽做沒用,必須由樹人們將這一訴求傳達給避難所的管理者——也就是名為樹的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