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民爵成!(第2/3頁)

“主外的為大秦國防軍,由北原大軍,南海大軍組成,主要任務自然是戍邊護衛,開疆拓土等職能。”

“只負責邊疆跟對外。”

“而像是地方的亭卒、縣卒、郡卒等地方士卒,今後都歸為內軍,負責內部的治安、穩定等方面。”

“具體會如何做,我不是很清楚,但有一點,也是內外軍分野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外軍適用軍功爵制,而內軍則按民爵內政。”

“軍籍通過士官轉職等可以變成民籍,而民不能轉為軍,除非特殊情況,皇帝特許,不然一旦退伍,便不能再回到軍中。”

“太尉主內,至於國防,則由另外的一套體系負責,兩者互不幹擾,也沒有職權交錯。”

“我之所以說這些。”

“便是要告訴諸位大臣,民爵是必須要推出的,而且是越快越好,不然影響到軍隊,恐就不是你我能擔待得起的。”

“再則。”

“軍政分家也利於天下穩定。”

“軍民兩分是大勢所趨,也是當下之迫急,不僅是軍隊需要,朝廷需要,更是天下所求。”

“另外。”

“我對韓信有所了解。”

“此人並不喜為政,只善軍事,若是軍政兩分,此人多半不會選擇離開軍隊,而是會繼續留在軍中。”

“與之相似的不少。”

聞言。

不少大臣目光微異。

尤其是聽到韓信不喜內政時,更是瞬間明白嵇恒的想法,以韓信之軍功,若是為政,定然位列三公,到時有韓信在朝中壓陣,關東勢力勢必大漲。

若是韓信不能入朝,少了韓信在朝中的支點,關東勢力恐還會被繼續壓制。

嵇恒淡淡一笑,注視著一旁三公九卿的神色,端起案上茶杯,小口的品味起來。

神色輕松寫意。

片刻。

李信搖頭道:“在朝跟在軍身份地位截然不同,就算韓信真的善兵,也未必能忍住入朝的誘惑。”

李信直接潑了盆冷水。

嵇恒點點頭,不過神色平靜,並未有任何變化,繼續道:“所以國防軍的政治地位會大幅提升。”

“提升到跟朝堂一致。”

“只不過朝廷是管內政,而國防是主外,今後軍隊的事歸軍隊,內政的事歸朝廷,除了特別情況,軍政不相見。”

“不過糧草輜重等方面,還是必須由少府來節制,而這方面,是每年上計大會時,地方官府,朝廷官署,軍政各方面來共同協商。”

“在地方,軍中將領有地位,但無實權身份,在軍中,朝廷大臣有身份,卻沒有調動指揮職權。”

“施行徹底軍政分離。”

聞言。

李信目光微沉。

他自是明白其中的深意,就是在限制軍中將領跟朝中大臣勾連,特意劃開,讓在朝的觸碰不到兵權,領兵的,不能跟朝中大臣勾結。

而糧草輜重都為朝廷控制。

如此一來。

地方郡縣的主官,身份地位是低於駐守邊疆的將領的,因而一定程度避免了地方跟軍隊勾結。

而邊疆將領接觸不到朝廷官員,也沒有經濟的自主權,也難以生出其他心思。

最終保證軍權不旁落。

從另一種程度來講,這也削弱了丞相府的職權,各大官署的相應職權也都給削弱了部分。

沉默少許。

李信好奇道:“這般軍事機密,你是從何得知的?”

嵇恒淡淡道:“自然是有人告訴,而且我負責改制,又豈能對此毫無了解?”

李信深深的看了嵇恒幾眼,最終開口道:“朝廷的確有將軍隊內外兩分的心思,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軍政混亂,以及避免軍政往復,勢必會用一種新的方式安置。”

“軍民兩分,在我看來,有可取之處。”

隨著李信開口,其他人面色微變,李信乃當朝太尉,位高權重,而且牽涉到軍隊,他一旦開口,對其他人影響很大。

而且李信這是第一次承認民爵。

蒙恬頷首道:“軍隊之事不可有任何懈怠,軍民兩分,在我看來是極好的。”

蒙恬也表達了態度。

嵇恒都說到這份上了,他又豈會再出言勸阻?

陛下明顯有收權之心,嵇恒就是仗著這點,借著陛下之勢,在壓著其他人同意另設民爵。

而一旦開了民爵,就如同大堤開了口,很多事就由不得他們了,在嵇恒這兇猛來勢下,這口子只會被越撕越大,湧入的潮水也會越來越多,最終將大秦現有的體制及他們徹底覆蓋淹沒。

他們還無可奈何。

其他人同樣深知這點。

因而也是遲遲沒有開口,這口一開,基本意味著改制將開始正式落實,他們的職權也會逐步受到限制,乃至是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