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地方小諸侯!(第2/3頁)

很少出風頭,也習慣跟自己保持同步,更不輕易去表露自己的主見,因而並不怎麽引人注目。

但身在其位。

族中又有這麽多人在朝,這又豈是想不醒目就能做到不醒目的?

他不是瞎子。

更不會當做視而不見。

如今馮去疾在丞相之位上已十一年了,也年過六旬,卻從未提及過一句主動退下。

分明是想幹到死。

或者是想堅持到,實在堅持不下去時再退下,放在臣子的角度,這一切都無可厚非,但他是帝王。

他要的是朝堂有活力,而不是始終為一群暮氣沉沉的老人把持著朝野。

一朝天子一朝臣。

這又未嘗不是無奈之舉?

若是真的推行了到齡離退的制度,大秦的朝堂及地方官員,都能騰出很大的晉升空間。

於國有大利。

“誰人最合適呢?”扶蘇一時沒有太多頭緒,他並不想用朝堂的官員去領兵。

他不想冒一點風險。

沉思片刻。

他始終沒找到合適人選,就在他看著之前擬定的官吏人選時,一個名字突然引入了眼前。

繚可。

他記得這人。

是最早監督嵇恒院子的人。

而這人最終因嵇恒的提點,主動去到了軍中,而後又踏上了士官轉職的快車道,加之蒙毅在碭郡大開殺戒,造成官吏奇缺。

最終。

繚可被安置在了碭郡。

而後沒兩年,關東亂了,他這位在軍中領兵數年的官吏,自然而然的要站出來,而繚可在抵抗陳余跟田齊的攻城中斬獲了不少功績。

這次同樣位列朝堂賞賜的大名單。

繚可,他的晉升路線,很完美,完美的嵇恒的一切規劃,都是為此人準備的,所有機會,他都踩到了。

扶蘇蹙眉。

他內心並不怎麽想用繚可。

但如今的情況,繚可最合適,他是嵇恒一手提拔的,雖出身關中,但跟朝堂大臣都無聯系,又是在關東立的軍功,同樣需要晉升位置。

又因經過戰場廝殺,身上有股鐵血意志,讓其安置在殿外,朝臣多少也會意料到氣氛不對。

也更利於後續操作。

更關鍵的是。

無論繚可是不是嵇恒‘培育提拔’的,現在跟自己都算是一路人,他是可以去相信的。

大不了。

以後將繚可另作他職。

想到這。

扶蘇面色稍緩。

這時,殿外有宦官傳話,宗正到了。

扶蘇收回心神,高聲道:“讓宗正進來吧。”

嬴賁入殿,躬身道:“老臣嬴賁參見陛下,陛下萬年。”

扶蘇笑道:“宗正無需這般多禮,這次將宗正叫來,主要是想跟宗正商議一事。”

“陛下請講,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嬴賁一臉慨然道。

扶蘇輕笑一聲,搖頭道:“如今天下歸一,內外安寧,何來讓宗正去赴湯蹈火的事?”

“宗正就莫要說笑了。”

“朕這次叫你,只有一事,朕想動一動朝堂,宗正對此有何意見?”

聞言。

嬴賁心神一凜。

他擡起頭,神色深邃的看了扶蘇一眼,沉聲道:“陛下是在憂慮如何安置這次平定關東叛亂的功臣?”

扶蘇點頭,嘆氣道:“是啊,當時沒考慮這麽遠,只想著盡可能的減少人力物力財力,結果,到頭來,卻是問題眾多。”

嬴賁狐疑的看了眼扶蘇,他可不信扶蘇當真是一點措施都沒有,只怕是心中早就有了定計,只是不便說出來,這才想借自己之口。

嬴賁道:“陛下想法並無錯,也的的確確減少了關中損失,也為關中休養保障了很長的時間,在這幾年,關中發展迅速,黔首有口皆碑。”

“至於平定叛亂的功臣,臣一時愚笨,實在沒有想法,還請陛下恕罪。”

嬴賁直接認罪了。

他的確想不到解決之法。

也不敢卷入其中,朝堂的官職就這麽多,想把關東的官員安置進去,必然要朝堂的官員退下。

那誰退?

若是提供的官職低了,只怕這些功臣會心有不滿,若是退的多了,又有多少人能同意?

最終朝堂只怕會吵的不可開交。

他雖為宗正,但這種事,明顯不是他能夠隨意摻和進去的。

見狀。

扶蘇點點頭,絲毫不意外。

他的確料到了嬴賁會有此反應。

畢竟這件事明顯就是一個燙手的木柴,誰都不敢輕易介入,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得罪一大批人,更會惹禍上身。

扶蘇嘆息道:“但事情總歸是要解決的,繼續這麽拖,也終究不是辦法,宗正當真沒有建議?”

嬴賁搖頭,苦笑道:“臣無能。”

扶蘇默然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