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在關東設立經濟特區(第2/3頁)

“至於內部,無非是避免之前的開國老臣及關中臣子,跟才大放異彩的關東官吏生出沖突,繼而攪亂朝堂。”

“歸根到底。”

“就是既想穩定關中出身的官員,又想妥善安置關東的有功之臣,同時將兩者之間的正面沖突盡可能的壓下跟後延。”

“但扶蘇沒考慮到一件事。”

“就是關東人口太少了,貿然多出這麽多官吏,這給天下的負擔太大了,朝堂的確能從天下獲得不少錢。”

“然花錢的地方更多。”

“關東人口經過這次的叛亂,人口雖談不上減半,但也比叛亂之初,少了兩三成之多。”

“關東人口本就不如關中。”

“這樣下來。”

“關東的官僚體系太過臃腫了,更像是為了找一根剔尖刺,故意去燒了條魚。”

“再則。”

“扶蘇或許並沒有想過這麽做所需要指支出的成本。”

“大秦的官吏俸祿是有明確劃分的,聞於皇帝之耳的最少俸祿為六百石。”

“即最少是戶口達萬戶的縣令。”

“若是新設一級。”

“俸祿官秩如何設定?達到省州之位的,不說尋常官吏,至少大多數主官要高於郡縣,至於一省一州更是差不多要跟朝堂的重臣齊平。”

“這支出一年下來太高了。”

“而且大多數官吏的俸祿一定是高於郡,甚至是略高於郡的,這也相當於在郡縣的基礎上,再支出了一個大半的郡財政支出。”

“還有朝堂。”

“作為天下的主管機構,豈能俸祿低於地方?”

“這一旦也加。”

“大秦有多少財政,撐的起這麽大的巨口?又有多少官吏,能填補進這麽大的官吏缺口?”

“現在你們還覺得推行這個制度好嗎?在不考慮實際情況的時候,一拍腦袋的確很有可行性,但執行之後呢?”

“朝堂依舊是三公九卿制,並沒有對朝堂官吏進行細致的職務職能劃分,因而朝堂對於省州的控制,依舊是混亂的,這只會造成行政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會造成天下治理的混亂。”

“扶蘇想的太少了!”

聞言。

胡亥也沉默了。

嵇恒說的並無問題,大秦的確是需要安置這些有功之人,但在沒有考慮周全,也沒有提前做好細致安排規劃的情況下,提前推出,只會適得其反。

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動蕩。

就如同軍中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嬴斯年辯解道:“但朝堂不是需要給這些功臣,一個合理的安置之處嗎?若是不這麽做,如何安置?”

嵇恒淡淡的搖頭。

“在沒有充分的考慮前提下,貿然推出一個並不怎麽完善的制度,只會制造更大的混亂。”

“不過你說的的確不錯。”

“扶蘇的確需要一個兩全法,既能安置好這些有功之臣,又能讓朝堂官員不生出抵觸不滿。”

“而且不是沒有辦法。”

嬴斯年眼睛一亮,雙眼殷切的看向嵇恒。

見狀。

胡亥怔了一下。

嬴斯年這副神色,跟當年他與扶蘇在獄中求問的神態幾乎一模一樣,只不過如今……

回不去了。

胡亥眼中露出一抹蕭瑟。

現在的胡亥生活早已歸復平靜,甚至舉家都搬出了皇宮,落腳在了嵇恒一邊的另外幾間院子。

他現在只是一介黔首。

在經歷了這麽多風雨之後,唯一慶幸的是自己還活著,自己娶的王氏妻依舊願意跟自己同甘共苦。

只是……

他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如今的他,就像是被困在了這間小院,出不去,也沒多少謀生之法,當然,至於恢復宗室籍,回歸朝堂,這個心思胡亥早就淡了。

他想的只是怎麽能給自己一家改善一下生活,年級漸長,也是讓他感到了不小的生活壓力。

他看著嬴斯年,久久怔神無言。

“是什麽辦法?”嬴斯年好奇的問出了口。

“現在在天下推行省州制,並不怎麽合適,新的制度建立,需要很長時間的摸索完善,但……”

“若是閹割版的呢?”

“閹割?”嬴斯年一臉迷惑。

嵇恒笑著道:“大規模推行不行,那就小範圍推廣,人口稀少的郡縣不支持,那就放在人口稠密的區域,如此一來,條件同樣滿足。”

“此外。”

“在沒有徹底下定決心之前,有些事是不能讓其他朝臣知曉的,軍國之事,不可謀於外。”

“現在的關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從過去的民不聊生,恢復了不少的生氣。”

“但關東不然。”

“經過這幾年的戰亂,關東民生凋敝,民眾流離失所,逃難的更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