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論功行賞!(第2/3頁)

在這五年多時間裏。

扶蘇在關中幾個郡,建立了近百間初級學室,而在去年更是特許墨家在初級學室之上,另建跟標準學室同等規格的太學。

只不過招收標準及其苛刻。

唯有天資聰穎,且為墨家認可,並通過測驗考核後的學子,才能進入其中,關中高達五六千初級學子,最終只有不到兩百人進入其中。

篩選比例可謂驚人。

此外。

在這幾年,墨家也從過去完全被排擠出朝堂的情況,開始有所改善,不少墨家弟子進入到了朝堂,這也引起法吏出身的官吏十分警惕。

與此同時。

在墨家為扶蘇逐漸器重的情況下,墨家弟子也爆發出了驚人的創造力跟活力。

發展出了更為先進的堆肥沃肥技術,還改良了過去的不少耕種播種技術,在這幾年,關中糧食產量已從過去一畝三四石,提升了大半石。

除此之外,對銅礦鐵礦的開采技術產量也得到了極高的發展。

如今的關中一片欣欣向榮。

這一切。

隨著少府征收上的田租,口賦有了最為直觀的體現,除了這些,關中還有了其他的發展。

只不過並沒有糧食產量,礦物產量這麽直觀,但對關中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覷。

如今的關中生機盎然。

跟過去的暮氣沉沉、民生凋敝,人口外流有了十分顯著的改觀。

做到這一切,扶蘇只用了五年。

這還是關東生亂的情況,因而這般功績可謂十分驚人。

不過朝臣對此體會不深,他們現在最直觀的感受就一點,大秦過去的朝堂形式要變了。

隨著韓信等人入鹹陽,這些平定關東叛亂的將領、官員,無疑會得到大力提拔重用。

這對朝堂現有局面的沖擊是巨大的。

而且……

若是真的去觀察這次嶄露頭角的將領官員,卻是會發現,這些人不少曾入過扶蘇的事務府。

還有就是扶蘇大政的受益者。

這也意味著,是扶蘇一手締造了當前的天下局勢,也是他一手促成了朝堂的大變。

是扶蘇施恩於下。

這些人如今風頭正盛,對於扶蘇又豈會沒有感激?

想到這。

史碌、陶舍目光微微掃過其他朝臣,神色清冷。

張蒼臉色如常。

心中其實很是惴惴不安。

其他人或許是擔心,關東官吏大量進入朝堂,會擠壓他們的權勢跟晉升空間,但他不然。

他可是一直記得一件事。

一件當年並不怎麽起眼,眼下卻十分要命的事。

當年事務府草創。

扶蘇是以他的名義去將蕭何劉季吳芮等人征入的事務府,也即是說,他對於蕭何等人是有知遇之恩的。

若是尋常時候,他張蒼再怎麽也是‘有功一件’,但現在,蕭何、劉季、吳芮等人斬獲大功,如此大功,足以位列朝堂。

那就不一樣了。

無論其他朝臣怎麽想,蕭何等人都會被認為是自己一系的,那他這原本的朝堂孤臣,一下就變成了有眾多黨羽龐大的派系。

這就很有問題了。

如此一來,蕭何等人越受重用,自己遭到其他朝臣的不滿就會越厲害,而且自己沒辦法去爭辯。

也不能去爭辯。

若是蕭何等人真跟自己表示親近,張蒼都不敢想,自己在朝堂會遭遇怎樣的處境。

更為甚的。

若是讓扶蘇生出了戒心。

他張蒼只怕真的是想哭都哭不出來了。

張蒼深吸口氣。

不知何時,額頭已溢出了白毛汗,他趁著其他人並未注意,將額頭冷汗擦拭幹凈,又端正的坐在席上。

只是臉色越來越緊繃凝重了。

高台。

扶蘇淡漠的掃過台下,百官的神色變化盡收眼底。

他並不在乎百官的想法。

甚至是樂於見到百官生出各種想法,帝王心術,便在於平衡朝堂。

不多時。

魏勝的聲音高亢的傳來。

“北原大軍裨將韓信、沛縣縣尉劉季,泗水郡郡丞蕭何……”

“在殿外求見。”

扶蘇淡淡道:“宣。”

在扶蘇做出回應後,恭候在扶蘇身邊,傳話的臚傳,也跟著大聲呼喊道:“陛下有令,宣平定關東叛亂的有功之臣覲見。”

“陛下有令……”

隨著七八名臚傳傳話,扶蘇有令的消息,隨之響徹整個鹹陽宮,百官肅然。

殿外。

魏勝一臉笑意,笑著道:“諸位將軍、大臣,陛下有請。”

說著。

主動伸手引出一條道。

韓信此刻也心潮澎湃,望著高大的鹹陽宮,心中也是激動萬分,對於這一幕,韓信其實想過很多次。

只是真的走到了這裏,也不由感慨萬千,在這一瞬間,很多過往的畫面在腦海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