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兵家四派!我為陰陽!(第2/2頁)

“什麽態度?”胡亥問道。

嵇恒輕笑一聲,淡淡道:“朝廷信不信任他,對於天下局勢,是否真有正確的判斷,也是否真敢將天下的破局重任,交到韓信的手中。”

“若是不信呢?”嬴斯年道。

嵇恒譏笑一聲,搖頭道:“他恐會認為,滿朝皆是屍餐素位之徒,今後也都會認為朝堂是群酒囊飯袋。”

嬴斯年一臉愕然。

胡亥也嘴角微微一抽。

這韓信當真會這麽狂妄自大?

“若是信任呢?”

嵇恒沉聲道:“他會以一己之力橫掃關東,而且基本不會讓朝廷再出手,他不喜歡在軍事方面受制於人,而且他的眼裏,從最開始盯著的便是王翦、蒙恬這類,他的志向是掌管天下兵馬。”

“因而又豈會借助其他人的幫助?”

“韓信不會容許外人插手,甚至可以這麽說。”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聞言。

嬴斯年跟胡亥都臉色一黑。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豈是一個將軍能做出的?

嵇恒掃了兩人一眼,笑著道:“行伍出身的將領,他們的職責便是打仗,只要能贏,眼裏便看不到其他,這是他們的優點,同樣也是他們的缺點,不過相較於那些會阿諛奉承的將領,這一類將領,未嘗不是更好掌握?”

“對於君主而言,並不怕臣子有能力,怕的是掌控不了臣子。”

“君主能沒有汙點。”

“但臣子決不能是完人。”

“若是臣子有汙點,那他們的一切權力,便只能來自君主,這樣的人,其實是較為好拿捏的,不然當年王翦何故要多此一舉,向始皇索要良田屋舍?就是在授人以柄。”

嬴斯年若有所思。

他很久聰慧,又日常在嵇恒眼前,耳濡目染下,也是提升飛快。

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道理。

嵇恒搖搖頭,並不準備就此多說,平靜道:“你們其實沒必要關心這麽多軍事,知道天下形勢的大概就行了,不要生出自己的主張,更不要隨意發表一些幼稚可笑的見解,更不要憑著自己心思就隨意插手,這是取死之道。”

“到時變成叫門天子,一戰送天下,可就真要貽笑萬年了。”

“軍事的事,交由將領負責。”

“朝堂真正需要上心的,其實是戰後的重建,以及戰後如何快速的恢復生產。”

“關東相較關中,人口較為稀疏,大戰之後,人口更是凋零,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首要考慮的,便是如何能讓關東盡快的恢復秩序,也盡快讓關東回到正軌。”

“不過僅僅恢復秩序,恢復生產,這其實是不夠的。”

“而且遠遠不夠。”

“大秦也不可能接受。”

“這是為何?”嬴斯年一臉疑惑。

嵇恒一臉森然,正色道:“這是大秦體制決定的。”

“大秦這個體制,是需要很多人口來供養,需要很多的錢糧去填充的,天下未亂之時,大秦這個體系,就已有支撐不下去的狀況,隨著關東戰亂,人口凋敝,就算日後恢復了生產,也根本趕不上過去,收上來的租賦稅也是遠遠不足的。”

“所以只是平亂是不夠的。”

“戰後重建,才是大秦的重中之重。”

“如何以較少的人口,提供較大的產出,並加快商品貨物的流通,繼而創造出更多的商稅,以保障大秦體制的穩定運行,這其實才是朝廷真正要頭疼的事。”

“朝廷該如何做?”嬴斯年恭敬作揖。

嵇恒道:“發展生產力。”

“將天下舊有的技術更叠。”

“讓少量人口,因為技術的革新,做到過去多人能做到的生產效率。”

“同時……”

“做好傾銷商品的準備。”

“傾銷?”嬴斯年一臉茫然,不知這二字何意。

嵇恒肅然道:“關中在接下來幾年,都會進入到一段較為平和的階段,而在這段時間,關中該大力發展生產力,囤積大量戰後重建需要的糧食、貨物。”

“而在關東戰事結束後,朝廷徹底接管,首要的便是將銅礦收回國有,而後大肆制造銅幣,推行‘以工代賑’,將這些錢幣發到底層民眾手中,用以他們重建家園。”

“此時。”

“再將關東囤積的商品,大部分販售給關東民眾。”

“以此收回發放出的錢幣。”

“這一來一回,秦半兩徹底為地方接受,而因為人口減少,導致的貨幣增發,也會隨著商稅,回到朝廷國庫,關中民眾則能借助關東重建,明顯的發一筆財,至於關東則重建了家園,也感受到了秦廷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