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昏招,還是妙手?!(第2/3頁)

“下放鑄幣權,這種昏招,古往今來,恐也是第一遭了。”

“我知曉張良兄心有顧慮,也的確是誠心為六國謀算,但大秦如今勢大,若是此舉說服了地方官府,天下力推之下,我等依舊固守過去的錢幣,到時我們手中的錢幣,恐就直接成為一堆破銅爛鐵了。”

“巧婦尚難為無米之炊。”

“若沒有足夠的錢糧,我等如何拉起軍隊?如何提振士氣?又如何去跟秦廷抗爭?”

“有錢,才能有後續。”

“無錢,萬事休。”

“我田氏在秦廷打壓之下,實力已十不存一,但手中依舊掌有不少的銅礦,若是能將其中銅礦冶煉成錢幣,便可輕而易舉聚財百萬、千萬,甚至是萬萬,有了這麽多錢財,我等何愁不能拉起一支數萬,乃至數十萬的軍隊?”

“到時天下可就不好說了。”

此刻。

田儋是意氣風發。

也容不得他不這麽意氣。

這幾年,他田氏過得實在窩心,不僅為秦廷打壓針對,還為其余五地暗中排擠,但形勢如此,也不得不忍氣吞聲,如今隨著這道政令下來,局勢直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翻轉,過去是他們需借其余五地的力量,苟且偷生。

如今其余五地,卻要看他們臉色了。

他們田氏以後手握大量錢幣,輕而易舉就能拉起一支上萬人的軍隊,這是其余五地都做不到的,如此情況下,他自然是腰杆硬了。

跟張良說話的語氣,也帶著幾分倨傲。

聽著田儋的話,張良眉頭皺的更緊了,他自是聽得出來,田儋話裏話外透露出的得意跟傲氣,這道政令,對六地貴族都有很大影響,但相較下來,對齊地的影響最小,齊地本就多山多水,礦石開采發達。

這些損失很容易彌補回來。

因而田儋田榮兩兄弟很容易就接受了。

他們能這麽輕易接受,但其他貴族可就未必了。

田儋如今還有一種小人得志的猖獗,張良自是清楚是什麽原因,只是他們的敵人本該是秦廷,何以因過去的一些嫌隙而私相內爭?

而且六國貴族內部尚且如此,那關東各地的豪強、巨富呢?

只怕互相私爭更甚。

想到這。

張良目光不禁一黯。

在這種互相算計,互相拖後腿、甚至是樂見其他人倒黴的情況下,想將秦廷拖垮,乃至是覆滅,又談何容易?

沉默些許。

張良點頭道:“田兄說的極是。”

“只是秦廷這一手布置下來,卻是將天下格局打破了。”

“所以這一手未必是昏招。”

“或許還是妙手。”

“甚至可謂是大妙特妙。”

“這段時間,因為魏地碭郡發生的事,引得天下目光齊聚,各地官府都在觀望,也都對秦廷的霸道行徑,心生不滿跟恐懼,雖一直在按令做事,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地方官府跟秦廷的沖突越來越劇烈了。”

“若是任其發展下去。”

“兩者之間,勢必會越走越遠。”

“這是我們樂於見到的。”

“正因為此。”

“我其實一直有主張,趁著秦廷跟地方對抗時,在各地弄一些事端,進一步挑起雙方的爭執,只是諸位不願冒險。”

“不管如何。”

“秦廷跟地方的確陷入到了僵局。”

“若是繼續這麽僵持下去,秦廷的威望無疑會大打折扣,也越發難壓制住地方,地方跟秦廷的離心離德也會越來越嚴重,這對我等無疑是極大利好。”

“然而這份文書的下發,卻是將這個僵局打破了。”

“此話怎講?”田儋看向張良。

他對張良還是很尊敬的。

這是一位智者。

因而知曉張良來到齊地後,不僅親自相迎,更是以禮相待。

為的便是拉攏張良。

張良平靜道:“秦廷這次的胃口很大。”

“它不僅想在關東安插更多官吏,還想插手關東的經濟運轉,經濟事關錢財,也事關到不少官吏的油水,因而各地官府自是十分的不情願,也一直在無聲的抗爭,兩者一直在暗暗較勁,誰都不肯服軟,也無人願意退步。”

“加之蒙毅在碭郡行事過於兇殘。”

“也將地方嚇住了。”

“更不敢讓自己套上韁繩。”

“如今兩者僵持不下,誰都不敢輕易動彈,因而局勢短暫的陷入到一種平緩期,各方官府按朝廷的吩咐,將郡縣賬上的‘鹽鐵’送到了中轉倉庫,等待著朝廷的下一步。”

“而蒙毅同樣在等著朝廷的下一步。”

“至於下一步是什麽,諸位其實都心知肚明。”

田儋跟田榮對視一眼,都暗暗點頭。

下一步,自然那是在關東撕開口子,讓秦廷進一步加強對關東的控制,但有碭郡的慘狀在前,地方官府又怎麽可能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