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以暴利為引,陽謀天下!(第2/3頁)

“短則數年,長則十幾年。”

“而大秦本身就發行的秦半兩,貨幣更替對朝廷沒有任何影響。”

“貨幣更替真正影響的是有六國貨幣的人。”

“當朝廷宣布下放鑄幣權的時候,這些人手中的六國貨幣,一下子就成了廢幣,不說是一文不值,至少會大幅貶值。”

“而這就是我說的搶錢!”

“將原本貴族、豪強、貪官汙吏手中的錢,直接搶掉。”

“朝廷此舉固然不能直接從中獲利,但地方勢力鑄幣之後,定然是要花出去的,而花出去,則意味著會產生稅收,朝廷通過前面的舉動,已對關東經濟有了一定掌握,便能不斷從中征得稅收,貨幣的更替階段,也是朝廷稅收大幅提升的階段。”

“等天下錢幣替換完成。”

“朝廷再將錢幣的鑄幣權收回即可。”

“如此一來。”

“朝廷僅用幾年時間,就將過去貴族、豪強積累的財富,全部劫掠一空了,而沒有了幾十上百年的積累,貴族、豪強在天下的影響力將會大跌,到時又豈能成事?”

聞言。

扶蘇只感覺腦海一片轟鳴。

他從來沒有想過,貨幣還有如此辦法?

嵇恒淡淡道:“天下貨幣的流通,其實很簡單,便是購買力。”

“而具有購買力的錢幣,又分為良幣跟劣幣,其實就只是貨幣裏金銀銅含量的多少罷了,然而實際天下還有另外一種劣幣,並非是因為質量差,而是因為天下正式的貨幣太少,不得不使用的替代品,正常國度之下,是不該存在這種劣幣的。”

“然而正式貨幣的量太少,漸漸地,劣幣也就成了主流。”

“究根結底。”

“其實就是良幣跟劣幣具有相同的購買力,過去秦半兩的鑄幣權在朝廷,地方沒有秦半兩的鑄幣權,而一直使用布匹或者糧食購買東西,實在太過麻煩,故六國貨幣便再度盛行起來,而六地過去本就流通六國貨幣,自然很容易為六地民眾接受,因而不為官方認可的六國貨幣,也就有了跟秦半兩同樣的購買力。”

“漸漸地。”

“劣幣取代了良幣。”

“在關東更已是劣幣風行。”

“但如果朝廷下放鑄幣權,那就意味著良幣會增加。”

“而這同樣也意味著,劣幣的購買力,將大幅減弱,甚至失去購買力,而這也意味著六國貨幣會大幅貶值,換句話說,若是你手中有兩枚貨幣,一枚是秦半兩,一枚是六國貨幣,你會優先使用什麽貨幣?”

扶蘇幾乎沒有考慮,直接道:“六國貨幣。”

“那如果市面上只流通秦半兩呢?”

扶蘇苦笑道:“那自然就只能用秦半兩了。”

“而這也意味著六國貨幣購買力喪失了,完全成了無用的貨幣,或許可以重鑄,但若是秦半兩的規格較高,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六國貨幣回爐重鑄會折損更多,那對於地方貴族豪強的打擊不言而喻。”

“鑄幣權之所以重要,最主要的原因是鑄幣稅。”

“也就是鑄造貨幣的利潤。”

“若是鑄造秦半兩貨幣的購買力是十,其中采礦、熔煉、鑄造等成本加起來是一,那中間的差價九,便是鑄幣稅,朝廷也正是憑著這個鑄幣稅,從天下換取大量利益。”

“相較於鹽鐵的暴利,鑄幣其實更為暴利。”

“正因為此。”

“鑄幣權一直為朝廷壟斷。”

“而且若是錢幣大量增發,那也意味著同樣一枚秦半兩,在天下的購買力下降,這也意味著其他人手中的錢幣價值被稀釋了,但另一方面,朝廷手中的財富就會增加,這同樣是一種鑄幣稅。”

“朝廷若是下放鑄幣權。”

“底層民眾自然是沒有權力去弄的。”

“這鑄幣自然就落入到了有錢有勢有權的人手中。”

“所以當秦令頒布下去之後,天下的豪強、貴族、富商,都會在這場鑄錢的狂歡中,瘋狂的積累財富。”

“但能夠擁有銅礦的注定是少數。”

“這也意味著,天下不少貴族、豪強、富商的貨幣,會大為貶值,能夠鑄錢的人,相當於是將這些人原本手中積累的財富給搶了過去,故原本鐵板一塊的關東,自然而然就產生了矛盾,也就有了分化打壓的基礎。”

“而能夠控制銅礦的大多都是實際掌權有勢的。”

“面對這天降的利好,又豈會去站在朝廷對立面?對於其他貴族豪強的指責,恐根本就不會在意,甚至還會主動出手將這些人給打壓下去,如此一來,朝廷便跟地方有權有勢的群體站在了同一邊,然後一統針對‘失勢’的一方。”

“這如何是不利於朝廷呢?”

聞言。

扶蘇嘴巴張得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