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2/3頁)

同時他也給劉季等人傳了信息。

而至於呂澤、周勃等人,因在地方亭裏當差,抽身不得。

也沒有時間來泗水郡。

最終。

來的只有劉季一人。

對於蕭何為何要特意等到曹參,劉季自是心知肚明。

上個月,朝廷就已下發了令書,將在關東各地修建幾座大的中轉倉庫,其中他們泗水郡的臨郡九江壽春就是其中一個。

他們泗水郡將征發上千名民夫前去。

對於朝廷下方的征發任務,蕭何跟劉季並不怎麽在意,這些年朝廷相關令書,已下發了不知多少,他們早就司空見慣了,只是對於朝廷在關東修建倉庫,卻是心中很是狐疑。

壽春是楚國舊都。

過去稱為郢。

壽春位於九江郡內,九江郡顧名思義,水路通達,連貫附近數個郡縣。

若當真在壽春重建倉庫,對於關東各地而言,其實是大有裨益的,只是過去朝廷對於關東始終是打壓狀態,雖明的並未說,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為何朝廷會有如此大轉向?

就因殿下跟楚地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但他們跟殿下接觸過,殿下又豈會真因這點關系,就改變整個朝廷立場?

其中面臨的阻力不言而喻。

對此。

兩人都心生疑惑。

因而想從曹參身上尋求一些答案。

劉季斜靠在案上,還是覺得不吐不快,直接問道:“蕭何,你覺得朝廷這麽做,究竟是為什麽?真就為了節省一點路途上的錢糧?”

蕭何將茶碗放下,搖頭道:“不清楚。”

“我們身在泗水郡,離鹹陽太遠,知曉的消息太少,具體是什麽情況,恐只有等到曹參回來,我們才能得到,不過這段時間,從鹹陽陸續傳回的消息,這幾個月裏,殿下的動作很多,動靜也很大,只是我們知道的太籠統,也太過零散了。”

蕭何面色肅然。

他有種預感,鹹陽發生了大事。

只是他想不到,鹹陽能發生什麽大事。

劉季目光閃動,低聲道:“蕭何,你說這些倉庫,最終會不會落入到貴族手中?得了這些倉庫,這些貴族的實力可就大增了,到時甚至有底氣公然反叛了。”

蕭何掃了眼劉季,卻是沒有開口。

他沉思了一段時間,凝聲道:“的確是有這個可能的,只是我們都能想到,朝廷不可能想不到,而且過去朝廷對關東可是嚴防死守的,不太可能會突然做出這麽大的變動,其中定有我們想不到的事,只是目前我們看不穿。”

劉季點頭。

對於朝廷的舉動,他們的確看不明。

不過。

兩人並未等多久。

前去參加上計的官員已陸續回來。

只不過大多數官吏剛回郡裏,就收到了相關的信息,隨後互相打了個招呼,便朝著城中各大屋舍走去,曹參也不例外。

不多時。

蕭何的石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蕭何跟劉季對視一眼,嘴角都露出了笑意。

這次出門迎接的不再是婦人,而是換成了蕭何跟劉季。

開了門。

曹參果然出現在門外。

只是面色相對有些憔悴,但雙眼卻炯炯有神。

顯得很有精神。

曹參朝蕭何跟劉季行了一禮。

劉季看了眼四周,笑著道:“我們這些人還客氣什麽,你要是再不來,我可就都要餓死了,這次蕭何為了招待你,可是下了血本,好茶好肉。”

曹參也不由一笑。

三人進到屋裏,蕭何跟劉季還未開口,曹參就主動開口了。

曹參道:“鹹陽不一樣了。”

聞言。

蕭何跟劉季對視一眼,眼中露出凝重之色。

他們讓曹參先坐下,隨後才好奇道:“你在鹹陽待了有十來天時間,鹹陽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麽?可有打聽到什麽具體的消息?”

“少府換人了。”曹參道。

“少府?”蕭何眉頭一皺,有些不明其意。

曹參又道:“換成了張蒼。”

“張蒼?!”蕭何跟劉季心中一驚,他們自是知道張蒼,當初之所以被征入到事務府,正是因張蒼的舉薦,只不過那時的張蒼只是一尋常禦史,而今竟一躍變成了九卿重臣的少府?

這速度未免有些太快了。

不過。

這對他們是好事。

畢竟他們也算張蒼這一脈的。

曹參繼續道:“我從鹹陽打聽到的消息,當初張蒼接任少府前,跟朝臣進行了一番爭辯,繼而提出了一套‘開源節流’之法,其中‘開源’是跟匈奴緩和關系,互通有無。”

“而‘節流’則是在關東修建倉庫。”

“不過這並不是全部。”

“張蒼少府的舉措更極端,他不僅要緩和跟匈奴的關系,還要停止修建長城,而且在我離開前,擺放在城中的十二金人,也已經被強制回爐了,還有阿房宮,也停修了,現在張蒼少府,似卯著一股勁,想要大幹一場,哪怕是跟過去的政策背離,也決然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