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用空間換取時間!(第2/3頁)

他輕咳一聲,緩緩道:“諸位大臣的顧慮,張蒼已聽到了。”

“我也同樣清楚。”

“但民間流傳一句話,富貴險中求。”

“雖然這句話不該用在朝堂上,更不該用在國事上,更不該出自我這般朝臣之口,但大秦目下財政困局越發尖銳,想要盡快擺脫困局,就只得做一些冒進的事,做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事。”

“這些策略在張蒼看來都是值得的。”

“大秦缺少時間。”

“朝廷立國以來,要做的事太多了,正在做的事也太多了。”

“朝廷其實根本就擔負不起。”

“繼續因循守舊,繼續維持現狀,才是取死之道。”

“在張蒼看來,大秦現在最要緊的事,便是要為朝廷爭取到一定的時間,讓朝廷將手中正在做的事逐步結束,讓朝廷不用再將大量工程盡數的積壓在這短短的十幾年內,而是攤開在幾十年內,到時朝廷就能真正的擺脫危機。”

“而不是一直如過去拆東墻補西墻。”

“另外。”

“諸位大臣可還記得陛下說過的一句話。”

“修人事以勝天!”

“對於這句話,朝堂當時有所爭議,最終為陛下裁定,但這大半年下來,朝廷可對此有過具體的方法跟措施?”

“恐是沒有。”

“或許在諸位看來,朝廷是無力擔負。”

“但若是朝廷真就只是喊喊口號,實質性的事一件都不做,那豈不是成了一場鬧劇?”

“這當真有必要?”

“陛下這次巡行,絕不只是去宣揚這個理念,更不僅僅是喊一個口號。”

“而是為了真做出一些動作。”

“以踐行‘修人事以勝天’的雄心。”

“在關東重建倉庫,無疑是符合這個理念的,因而朝廷只需借落實這個口號,在關東修建倉庫,完全是合情合理,理所應當的。”

“更不會引起關東太多的質疑跟反對。”

聞言。

眾人面色微異。

若是張蒼不提及,他們都快忘了這件事了。

但就算這樣,依舊改變不了在關東修建倉庫的決定是冒進的。

張蒼又道:“我知道諸位大臣有很多擔憂。”

“但在場很多大臣,都經歷過大秦掃滅六國的,應當很清楚,十萬大軍所需要的糧草,當年王翦老將軍率軍六十萬,消耗的糧食高達幾千萬石,而關東一年的糧食又能產出多少?又能擔負起多少軍隊?而且這些錢糧是不斷運轉的,真正能為賊人控制的,少之又少。”

“我認為這種擔憂是多慮了。”

“再則。”

“朝廷的目的是為節省不必要的錢糧。”

“只要能節省下來,朝廷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朝廷有錢,很多事就能去做了。”

“歸根結底,我提出的開源節流之法,都只有一個宗旨。”

“就是用空間來換取時間。”

“只要能給朝廷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哪怕是幾年,對於大秦而言,都將是一個極大的減負,等幾年後,隨著各地道路修建完畢,長城也隨之結束,各項水利措施逐漸完備,大秦用在各項工程上的人力財力都會大為縮減。”

“朝廷的財政也會因此充盈起來。”

“只是要結束這些大型工程,需要不少的時間。”

“而少府乃至朝廷目前要做的,就是盡量為大秦爭取到這些時間。”

“我提的建議,的確是有些冒險。”

“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繼續按部就班,朝廷不知何時,就為這些重壓壓死了,而今只能求變。”

“還必須變的大膽變的激進。”

“張蒼有求變之心,也有求變之意志。”

“或許這才是李斯丞相跟頓弱禦史大夫願意舉薦臣的真因。”

“張蒼也願意去試一試。”

張蒼朝扶蘇恭敬一禮,又朝其他大臣一禮。

隨後坐回了自己位置。

四下死寂。

殿內所有大臣都沉默不語了。

張蒼已說的很明確了。

他知道這些想法有些冒進,甚至是有些沖動,但大秦繼續按部就班,恐也是死路一條,與其就這麽等死,不如放開手腳,大膽的去做一些革新,去嘗試做一些破局。

若是能成功。

至少能為朝廷爭取到數年時間。

而在這幾年內,就如扶蘇推行的‘官山海’一樣,能一定程度減緩地方的不滿情緒,隨著天下各地的各項工程陸續收尾,大秦各方面的局勢都會得到好轉。

朝廷的危機也將隨之消失。

用空間換時間。

他們可以繼續反駁,但若是給不出更好的解決之策,所謂的反駁,只會顯得很是蒼白無力,甚至是有些歇斯底裏、無能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