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鹹陽外有文書來!(第2/3頁)

但又很坦率。

說完。

他將頭頂的官冠取下,腳步輕快的朝殿外走去。

就在這時。

扶蘇才鄭重的問到了一件大事。

“杜少府去官,但少府不可空缺,杜少府,不知何人當為少府?”

一語落下。

杜赫腳步當即一停。

殿內其他大臣的目光也都看了過去。

不少人也不由心神一緊。

甚至暗自打量了殿內其他幾人,眼中露出一抹謹慎跟敵意。

少府乃重職。

而今朝堂上不知多少大臣盯著。

都想要入主少府。

因而在這種時候,杜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少府的人選,造成不小的影響,很多人都心神緊張的看著杜赫,唯恐杜赫說出其他人的名字。

杜赫面色微沉。

他轉過身,淡淡的掃向全場。

目光在令狐範、召平等大臣臉上掠過。

最終。

他搖了搖頭,苦笑道:“對少府人選,杜赫並無想法,只要治道之見跟天下大勢相合,以國家為重,以秦法為決,還精通算術,臣認為便是合適的少府人選。”

“但對於具體人選,還請殿下擇選。”

“杜赫不敢妄加舉薦。”

說完。

杜赫朝扶蘇拱拱手,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馮去疾等人目送著杜赫遠去,只是看向杜赫離去的身影時,眼中露出了一抹蕭瑟跟悵然。

他們日後離去時,是否也會如此體面?

殿內。

隨著杜赫離去,氣氛明顯松緩不少。

令狐範等人更是暗松口氣,他們還真怕杜赫腦袋一熱,自己去舉薦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因為他們可不認為杜赫會舉薦自己。

而今杜赫沒有開口。

而是將決定權都交給了扶蘇。

那也意味著,他們所有人都有機會,就看誰準備的更充分。

令狐範目光微不可察的掃了眼身邊的幾位大臣,他們跟自己一樣,都是少府治下主管相關官署的經濟大臣,也是他爭奪少府之位的最大競爭者。

不過,這少府之位,他勢在必得。

等杜赫走遠,扶蘇心中長出一口氣,他同樣擔心杜赫會多此一舉。

而杜赫顯然已沒有繼續摻和的想法。

扶蘇轉過身,望著殿下的百官,沉聲道:“而今杜赫少府去官,少府之職空缺,但時值九月,馬上就要迎來一年一度的上計大會,少府之位不能空缺,不知諸位大臣心中可有合適人選舉薦?”

“諸位大臣可暢所欲言。”

舉殿沉默。

並無一人開口。

但眾人都目光閃爍,顯然心中都各有想法。

隔了一陣。

殿內的氣氛更顯沉寂。

這時,終於有官員坐不住了,主動站了起來,道:“少府乃主領經濟之大臣,而今上計大會即將開始,若是從其他官署任命,恐會造成政事處理不當,因而臣認為最好還是從少府治下官員挑選,他們有相應的政事經驗,臨時上位,也不至於顧此失彼。”

“請殿下明鑒。”

扶蘇道:“少府之位乃統領全國經濟之職,事關重大,當由朝堂百官決定,不能貪圖一時之快,一時之利,而且少府治下官員同樣在挑選範圍內。”

聞言。

眾人面露異色。

扶蘇這番話,說明少府挑選,並不會拘泥於少府治下官署。

那朝堂上能競爭的官員可就多了。

令狐範、召平等人眉頭一皺,眼中露出一抹凝重,但他們面上並無任何異色,依舊是眼觀鼻,鼻觀心,仿佛對這些沒聽到,也沒有主動自我引薦,就安靜的坐在殿內,好似在等著其他人為他們開口。

果不其然。

在安靜了一陣後,再度有官員站起。

五大夫趙亥道:“臣認為少府之位,長史令狐範最為合適,令狐長史在少府任職多年,對經濟之事素來精通,過去在少府也多有建樹,更重要的是,令狐長史在少府內諸多官署都有過任職的經歷,對少府各方面的情況,都有較為全面的了解。”

“故臣舉薦長史令狐範。”

“請殿下明察。”

這時。

現任鐵官司馬欣開口道:“臣認為少內令召平最為合適,召長史主管的少內,對經濟官署的政事基本都有參與,而且也是過去殿下‘官山海’,最直接的上屬官署,對於天下形勢,一直都有著較為清晰的判斷,因而臣認為召平長是更為合適。”

隨著趙亥跟司馬欣的開口。

殿內越來越多朝臣開始舉薦起自己看好的大臣。

一時間。

大殿內嘈雜一片。

眾朝臣各說紛紜,各自說著自己舉薦的人選,到最後甚至互相攻訐,各自揭短,場面好不精彩,若非是扶蘇吧在場,甚至都可能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