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少府之位?(第2/3頁)

“既然如此。”

“那就該做出一些改變。”

“讓關東的上上下下上千萬人徹底清醒。”

“讓他們明白。”

“六國的時代,早就過去了。”

“現在是大秦的天下!”

“活在過去,就是取死之道。”

“殿下這一兩年推行的政策,涉及的方面很多,而絕大多數落腳點都是‘吏’,所以馮去疾有理由相信,在殿下的引領下,不消幾年,大秦就會多出很多能堪一用的‘吏’。”

“這些‘初為吏’的小吏,的確沒有過去官吏的精幹。”

“但他們至少對秦律有敬畏之心。”

“而這恰恰是關東秦人不具有的,有這些新培養的‘吏’在關東任職,朝廷對關東的控制力只會逐步加深,這顯然也是更符合大秦國情的。”

“然天下局勢瞬息萬變。”

“反秦勢力並不會真就坐以待斃。”

“他們定會做出針對。”

“若大秦依舊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固然能有條不紊的處置,但如此一來,朝廷也會一直處於被動狀況,而今朝廷尚有余力,若是日後呢?”

“所以當變則變。”

“若是朝廷不抓住貴族跟士人衰弱的機會,進一步加強對關東的控制,假以時日,貴族跟士人卷土重來,或者跟豪強以別有用心的官吏勾連在一起,只會對天下造成更大危害,到時朝廷當真還能這麽輕易的鎮壓下去?”

“再則。”

“他們這次吃了這麽大的虧,又豈會真的不長記性?”

“所以。”

“我馮去疾支持殿下的想法。”

“治國之略,的確以穩重為主,但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讓人防不勝防,有時也不失為破局良策,既然殿下有心,我等身為大秦臣子,又豈能退縮不前?”

“自當緊隨殿下步伐,劈浪斬荊。”

一旁。

張蒼也起身道:“我張蒼同樣是此觀點。”

“對待敵人,就要有秋風掃落葉般的淩厲跟果敢,大秦能對匈奴進行犁庭掃穴,同樣也能將反秦勢力連根拔起。”

“或許不一定真能清除幹凈。”

“單針對貴族跟士人,就能讓天下流言止沸。”

“若是能更進一步,壓制住地方別有用心的官吏跟盤踞地方的豪強。”

“大秦的情況豈不會更好?”

“眼下殿下有如此進取之心,我張蒼又豈能反對?”

聞言。

其他經濟大臣面色微沉。

他們暗自對視一眼,眼神頗為深邃跟意味深長。

他們微不可察的掃了眼杜赫,也隱隱看明白了一些狀況,自己等人似為杜赫等人坑了一把,而今馮去疾已表明了態度,張蒼這個殿下的近臣,也堅決贊成。

他們若是還執迷不悟,恐就真要惡了殿下了。

令狐範拱手道:“臣方才不懂殿下之用心良苦,而今經馮去疾丞相的點醒,以及張蒼禦史的提醒,已是如夢方醒,臣同樣贊成殿下的想法。”

“臣附議。”

“臣附議。”

“……”

隨著越來越多人贊成,殿內已無任何反對之聲。

殿內幾乎所有人都開口表明了態度。

唯有一人。

始終沒有開口。

此人便是少府杜赫。

對於杜赫的情況,殿內所有人都在有意無意關注著,當其他人都開完口後,他們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看了過來。

杜赫鐵青著臉。

臉色陰沉的可以滴出水來。

他心中是憤懣至極。

本想借此讓其他官員跟自己站在一起,反對扶蘇的想法,繼而保住自己的位置,沒曾想,隨著馮去疾的倒戈,場中局勢瞬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陡然竟成了眾矢之的。

他也清楚。

留給自己掙紮的余地太少了。

扶蘇明顯已容不下自己,所以一直在有意盯著。

根本不給他使絆。

隨著局勢的翻轉,他已是無力回天。

杜赫臉色變了又變,最終通紅著眼,無力的垂下了頭,臉上擠出一抹比哭還難看的微笑,道:“臣杜赫同樣贊成殿下的看法。”

“或許是有一定風險,但君臣齊心之心,未必不能成事。”

“臣也堅定認可朝廷當銳意進取。”

“殿下英明。”

聞言。

扶蘇臉上終於洋溢起了一抹笑容。

他拱手道:“這本只是扶蘇的一點拙見,竟能得諸位大臣如此賞識,如此看重,扶蘇也是深感感激,在此,扶蘇謝過諸位大臣。”

扶蘇朝眾人一禮。

“臣等惶恐。”眾大臣連忙躬身。

扶蘇擡起身,蒼白的臉上,閃過一抹紅潤,他沉聲道:“既然諸位大臣都無異議,此事等幾日便交由朝臣商議,扶蘇近幾日也會整理出一份文書,若是諸位大臣到時再無異議,扶蘇就將這份文書,加急送至陛下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