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想知道原因?我扶蘇親自講給你們聽!(第2/3頁)

“正如少府經歷的一樣,殿下同樣執意讓我出謀。”

“而當時殿下剛剛從書房走出,身體還很虛弱,我張蒼又豈敢惹怒殿下,因而就以我之初顯見識,說了幾個建議,只是沒曾想,殿下當真聽進去了,並將這些主意告訴給了少府。”

“張蒼眼下也是十分惶恐。”

張蒼簡單為自己開脫了幾句,便繼續道:“我給殿下提出的建議,只是從尋常出發,我等過往上朝都會見到那十二尊金人,而在風吹日曬,霜打雨淋下,那十二尊金人早已銅銹斑斑,也不堪過去朝廷的期望。”

“故……”

“我建議將這十二尊金人重新冶煉。”

“而後重鑄十二金人。”

“只不過重新鑄造的金人,將從過去的實心鐵銅,變成內石外銅,而剩余下來的鐵銅,便可用於鑄造秦半兩,以此來為朝廷短時增加財政。”

聞言。

眾人目光微異。

這倒的確是一個辦法。

而且並未動太多原本的預算。

眾人不由臉色稍緩。

張蒼又道:“除此之外,阿房宮的修建,也不當繼續了。”

“誠然,阿房宮是陛下欽點的,但眼下阿房宮只打造了一個地基,上面的很多建築並未修建,而朝廷卻為此撥劃了不少錢糧,若是能將阿房宮的修建放緩放慢,甚至幹脆停上個幾年,朝廷便可從中省下不少的錢糧。”

這個建議一道出,其他大臣都不由點頭。

唯有工室丞、工大人兩人面露不悅,因為這斷的是他們手中的工事。

張蒼並未就此停下。

他繼續道:“除了這兩個辦法,還有一點便是北疆的長城。”

聞言。

眾人臉色齊齊一變。

長城事關大秦國防,豈容輕易變動?

張蒼沉聲道:“我其實也只是隨口一說,只是殿下提到的一件事,讓我感覺暫緩長城修建是可行的,因為匈奴眼下有跟朝廷修好的打算,或許在諸位看來,匈奴分明有著狼子野心,意欲圖謀不軌,但匈奴北卻,而今只能舔舐傷口是事實。”

“長城在這幾年修建下,其實已初步完成了。”

“只是並未實現完全連通。”

“若是秦跟匈奴修好,朝廷便可跟匈奴進行一定的商貿,從中獲利,還可放緩修長城的進度,如此既放民休息,也為朝廷存余了一些錢糧,可謂是一舉多得。”

“當然我只建議長城緩修,並不意味著長城不修了。”

“這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錢要用在合適的地方,更要用在關鍵之處。”

“誠然。”

“跟匈奴修好,會引得民間爭議頗多,也會引得天下詬病,但治理天下,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利益。”

“只要能得利,跟匈奴修好,又算得了什麽?”

“只要大秦能日漸昌盛,匈奴又何以為懼?大秦能驅逐匈奴一次,就能驅逐匈奴第二次,三次,直到將匈奴徹底消滅,而等到朝廷財政上寬裕下來,也能繼續修建長城,完成之前未完成的壯舉,這同樣是可以兼得的。”

“而這便是我向殿下提出的謀財之術。”

說完。

張蒼退回到原位。

他心神已很是鎮定坦蕩。

若是沒有說出口,他恐還會心神不安,而今將這些想法道出,卻是一下安寧下來,至少,他不用再那麽扭捏了。

至於其他人會如何看,他也沒什麽辦法。

殿內安靜。

眾人的目光都不在張蒼身上了。

他們的心神都落在了這些變通之法上。

若是真按張蒼所說,朝廷的確可截留下不少的錢糧,如此倒也不失為良策。

唯有馮去疾目光微動。

他淡淡的掃了眼杜赫,又看了眼張蒼,眉頭一皺,他已察覺到了異樣,因為這兩人從始至終都沒有說,殿下要做什麽,殿下需要多少錢。

殿下處心積慮的謀算,怎麽可能是為他們余錢?

他默不作聲。

並沒有開口詢問。

只是心中暗暗的上了心。

倏爾。

殿中傳出細索聲音。

是這些主管經濟的大臣,在商量省下的錢糧該如何劃撥。

見狀。

杜赫心中暗暗嘆氣。

這些人都掉進了錢眼中,卻是看不到這錢眼上方,有一團籠罩的陰影,而今正在將他們慢慢吞噬。

他輕咳一聲,打斷了眾人討論。

他冷聲道:“諸位大臣,是否有些過了?”

“殿下如此費心的謀劃錢糧,又豈是為你們謀劃的?”

“而殿下之所以對錢糧這麽上心,是因為殿下欲在關東修建幾座大倉庫,用於集中儲存囤放一些民生相關的物資。”

“這才是我拒絕的主要原因。”

話音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