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請辭?!(第2/3頁)

“另外。”

“臣對在關東修建倉庫也有不同看法。”

“關東跟朝廷一向離心離德,若是在關東修建倉庫,若是關東生變,恐會變成資敵物資,臣對此是有所擔憂的。”

“此外。”

“大秦立國以來,便一直致力於隳名城,為的就是預防關東生亂後,朝廷能直接出兵,將關東的亂子清除,不給六國余孽做大的機會,若是在關東修建倉庫,恐跟朝廷既有大政相悖。”

“臣請殿下三思。”

扶蘇面色如常,他伸手,將身前茶碗轉了一圈,深邃道:“杜少府,我並未問你可行與否,我只是問你少府能夠拿的出修建的錢糧。”

“你也只需回答我行還是不行。”

杜赫直接一口拒絕。

“不行!”

扶蘇轉動手中茶碗的速度更快了。

甚至已有些茶水蕩了出來。

他寒聲道:“少府還是多想一想,再開口。”

“我並不急著聽你回答。”

聞言。

杜赫心神一凜。

他深深的看了扶蘇一眼。

也是有些猜不透扶蘇的打算。

但錢糧之事,朝廷早就定下,不容置更。

別說朝廷沒錢,就算朝廷有錢,也不會這麽輕率的同意,就少府收上來的錢糧,朝廷這麽多官署,不知多少眼睛盯著,他哪有辦法騰出修倉庫的錢糧?

杜赫陰沉著臉,再度搖了搖頭。

“恕臣無能。”

“臣實在無力為殿下籌錢。”

“少府之錢糧,早已分配完畢,若是此時截留其他官署的錢糧,定會引得其他官署不滿,到時朝堂恐都會不穩,臣實在不敢做這個主。”

“請殿下體諒。”

“少府當真沒有辦法?”扶蘇看向杜赫。

杜赫搖頭。

扶蘇眼中閃過一抹失望。

他緩緩站起身,蒼白的臉上閃過一抹血色。

他冷聲道:“我認為有,而且還能騰出不少錢糧。”

杜赫蹙眉。

扶蘇道:“少府,每日去官署,恐都會見到那十二座金人,不知少府可曾想過,將這些金人重新冶煉成金水,而後鑄成秦半兩?而原本的金人,再用石像代替,只需在外淋上一層銅水,如此,朝廷可從中獲得多少錢幣?”

杜赫臉色微變。

扶蘇並未就此停下,繼續道:“阿房宮眼下正在修建,但而今的阿房宮僅僅是打造出了一個地基,其余的建築還未修建,若是將阿房宮停下,不知朝廷又可從中獲取多少錢糧?”

杜赫額頭已是冷汗涔涔。

他預感到了不妙。

扶蘇這次叫自己前來,恐是為自己發難來的。

扶蘇又道:“長城修建已有數個年頭了,而今匈奴北卻,但我也曾聽到一些風聲,便是匈奴有意向大秦尋購一批茶葉,若是開放商貿,朝廷可從中獲利多少?”

“而今匈奴元氣大傷,短時都難以恢復,可否將長城暫緩修建?”

“以此來留余更多錢糧?”

“而後再將這些錢糧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這僅僅是我聽聞到的一些辦法,普天下,只怕還有更多辦法,為何少府卻堅定的說騰不出任何錢糧呢?”

“少府當真盡心了?”

聞言。

杜赫臉色大變。

他一臉惶恐道:“是臣考慮不周。”

“只是殿下所說的湊錢辦法,都跟大秦既有大政相悖,而且這些大政都出自陛下之手,也都經朝堂百官同意,臣又豈敢去往這些方向想。”

“是臣疏忽。”

扶蘇冷笑一聲,對此不置可否。

他默然道:“疏忽?”

“我看少府並無半點疏忽。”

“只是不用心。”

“或者說不願多用心。”

“在外人看來,你這位少府,一直盡職盡責,全然一副為朝廷著想的姿態,但你作為少府這些年,當真有任何建樹?只不過是在既有政策上,做一些錢糧分配罷了。”

“如此行事……”

“真能稱得上盡職盡責?”

“我扶蘇不敢苟同。”

“在我眼中,少府你可絲毫不盡職。”

“我曾無意間聽到過一句話,具體內容似乎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而少府眼下的所作所為,就跟著幾句話對應上了。”

“只是少府對應的是不做不錯。”

“你眼下分明是寧願什麽都不做,也不願輕易犯錯,你分明知道大秦財政緊缺,卻絲毫沒有想過開源節流,只是想著在這些錢糧如何分配的更好,但大秦能征收上來的錢糧,就這麽多,就算你分出花,也只有那麽多。”

“除此之外。”

“你唯一提出的建議,就只是加征田租和口賦了吧?”

“杜少府。”

“過去因鹽鐵之事,你我的確有一些誤解,但幾年過去,你讓扶蘇很失望,因為你未曾做過任何改變,更沒有想過去做改變,只想著安穩的將事情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