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天下反秦者,只有貴族跟士人?(第2/3頁)

“日後若雙方再度陷入戰事,大秦也能夠有更大的要挾。”

“但數量也不能太多。”

“只是夠用,但決不能有存余。”

“其中的量,就要看朝廷自己去把握了。”

扶蘇微微頷首。

他其實很少過問邊疆的事。

方才只是一時想到,下意識說了一句。

沒曾想,嵇恒從自己的只言片語,就想到了這麽多,這讓扶蘇也不由汗顏。

他苦笑道:“先生對天下局勢的敏銳性,實在是令人驚嘆。”

“我跟先生認識有數年時間了,每每跟先生交談,都能獲益良多,亦如醍醐灌頂一般,茅塞頓開,這幾年,本以為自己有了長足長進,但真的出現在先生面前,依舊如未曾開化一般。”

“扶蘇果真是愚笨啊。”

扶蘇感嘆著。

嵇恒輕笑一聲,不置可否道:“天下道理就在那裏,人人都能洞悉,但知道天下道理又能如何?能否學以致用,才是一切的關鍵,不然只是空中樓閣,鏡中花水中月罷了。”

“你不用妄自菲薄。”

“你我身份不同,追求不同,看事角度不同。”

“自然會有偏差。”

“你為局中人,我為局外人。”

“局外觀局中,若是還不能有所斬獲,恐是枉為局外人了。”

嵇恒搖搖頭。

他並不想在這些上面多說。

扶蘇沉默片刻,也沒有繼續就這個話題多說,話題一轉,說起了這次的求賢之事。

他笑著道:“在先生的指點下,這次的求賢是大為成功,不僅讓很多憤世嫉俗,怨聲載道的黔首,平息了心中怒意,還招攬了不少的士人,更重要的是,還讓大秦的很多政策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成果可謂豐厚。”

“我扶蘇在這次求賢上,也是竊得了不少贊譽。”

“只是這次先生的動作屬實有些太大了,不僅讓我有些始料未及,很多朝臣也是措手不及,甚至是被打了一個驚慌失措,這幾日,還有不少官員向我哭訴,我也只能勉強應付,但也正因為此,我扶蘇在不少臣子心中,已淪落為了工於心計,精於算計的人了。”

扶蘇苦笑一聲,面露一抹無奈。

現在很多朝臣似乎都有意跟他保持一定距離了。

可誰人知曉。

他其實跟這些朝臣差不多。

知道具體的情況,也就比他們,早個一兩天。

而且他最開始還沒有想明白,等想明白,也才恍然驚覺,嵇恒默不作聲間,又弄出了怎樣的大事,只是嵇恒畢竟是見不得光的,最終這一切的一切,美名也好,罵名也好,都落到了他頭上。

他也只能無奈的認下。

若說心中沒有郁悶之氣那是不可能的。

畢竟這次求賢的一切,都是嵇恒在一手操辦,他只是一個工具人,不過對於當工具人,他並沒有什麽怨言,自從上次跟嵇恒交流後,他就很清楚的知曉了自己的定位。

就是一個繼始皇之志的繼承者罷了。

憑借他自身的才能,是沒辦法將大秦引領到正確的方向的,也沒有辦法讓大秦實現長治久安,唯有靠嵇恒,這一個驚艷絕倫,甚至是不該出現在世間的人,他才能做到這些。

因而又哪敢有什麽意見?

就像是朝臣暗中議論的一樣,嵇恒借助自己之手,已在天下織起了一張羅網,隨著局勢的發展,正在一步步的收緊羅網,等將羅網徹底束緊時,就是大秦徹底坐穩天下的時候。

天下為棋局,眾生為棋子。

他同樣是棋子。

只是他這枚棋子,跟其他棋子有所不同,多了一點自主決定的權力,但這點權力,其實有跟沒有是毫無區別的,因為他不可能反對,也想不到理由跟借口反對。

更不敢反對。

所以……

他明面上是大秦儲君。

背地只是嵇恒暗中操縱的一枚棋子。

雖然過去嵇恒一而再的提醒,讓他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而今大秦局勢糜爛如此,又箭在弦上,他又哪裏敢這麽冒險?又哪裏敢去自作主張?

嵇恒或許對有些事還不知情。

但他身為儲君卻是知道。

始皇這次巡行,對身體的損耗極大,在瑯琊時染了疾,雖並沒有什麽大礙,但始皇身體本就不佳,這一番折騰下來,已是元氣大傷,平時都需靠人攙扶了,等巡行歸來,路上還要經受一番顛簸,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又哪裏經得起這麽多的折騰?

他身為長子,坐鎮鹹陽。

若是不能將朝中事務處理好,將父皇交代的事處理好,等父皇回來,見到一個滿目瘡痍的大秦,他有何顏面去面對始皇?

所以他只能按嵇恒吩咐去辦。

他現在已很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