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人以群分!(第2/3頁)

或者說官府暗中做的一些布置。

他們來到鹹陽之後,第一時間便被官府要求,自己親自書寫名字,以做身份查驗。

這未嘗不是在借書寫來進行一定的考察。

經常書寫的人,跟不常書寫的人,其實差別很大。

至少字跡上差異會很大。

而若是不情願,官府也不會勉強,這其實也側面告訴了官府,他們是不會書寫的,官府借此就將前來的‘賢者’進行了初步區分。

而後。

便是詢問可有舉薦信。

他之前並未察覺到其中有問題。

只是在有意觀察了一段時間,以及詢問了其他人的情況後,也是陡然發現,他們中大多數人其實都不知可以被舉薦的,也不知官府接舉薦信的。

然這次前來的‘賢者’中,就當真有人擁有舉薦信。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跟事務府官吏有關。

意識到這。

陳平一下就反應過來。

這舉薦信其實並不是面向所有人。

只是面向事務府的官吏。

但官府並沒有將此聲張,只是輕描淡寫的詢問,給人一種他們打聽到的消息不全的假象,實則舉薦信的事,根本就跟他們無關。

這其實是很有心計的。

既讓其他人不感到突兀怠慢,又將此事悄無聲息的隱下了。

手段可謂高明。

對這種手法,陳平頗為贊賞。

舉薦之事。

天下其實由來已久。

所以世人知曉都不會放在心上。

但這次扶蘇是求吏,對外宣稱的是公平公正。

事務府官吏舉薦的人,定然是比他們這些人,更容易得到出仕機會,然官府通過不經意制造出的一個假的‘信息差’,便將此事妥善的解決了,還不引起其他人反感。

這很不簡單。

而且事務府官吏舉薦的事,其實是不便擺到明面上的,稍有不慎,落入到一些有心人眼中,便會認為扶蘇是在任人唯親,這對扶蘇的名望聲望都有不小打擊。

細節決定成敗。

這種細節,扶蘇這般身份,竟能注意到,其實很難得。

這讓陳平不禁更對扶蘇好奇了。

除此之外。

這次官府的接人待事都可謂是周到。

即便是大字不識的人,只要說是因求賢令而來,官府就給予足夠的尊重,即便對方明眼都看得出來出仕無望,但接待的小吏,依舊會面不改色的添上‘有勇武之姿,為將之風’的誇溢。

讓人如沐春風,就算再對秦廷不滿,至少當下是無可指摘的。

然就是這麽如沐春風之下,官府也悄無聲息間,完成了對他們一輪又一輪的考校,也悄然的區分出了等級。

陳平雖不知官府如何評價自己,但想來應該也不會差。

他雖為寒門。

卻是跟一些有名望的人住在一起。

柳安,為柳下惠之裔孫。

許猗,新城名士。

袁盎、袁生,也都出身豪強。

他們都是飽學之士,相較其他人,才華明顯高出一截,不過若是真論起來,其實還是有一些趨同,這些人眼下都算不得是真正的貴族。

家道多少是中落了。

至於真正的貴族,則住在另外的邸店。

而跟這些人同住客舍的,基本也都是貴族出身,相較他們這種出身,明顯是要高出一些。

對於這種安置,陳平並無意見。

貴族倨傲。

若是讓他跟貴族生活在一起,只怕反會受到各種掣肘,做事交談也多有不便,反倒是現在,大家都算是寒門,也都有一定才學,無論是聊天還是相處,都相對輕松不少。

收回心神。

陳平舉目望向天空。

望著為四周屋檐遮擋的天日,袁生卻是主動開口說話了,他的聲音不大,若不靜心去聽,恐都聽不太真切。

他淡淡道:“鹹陽的這些裏墻擋視線,讓人感覺很不開闊,我本以為,坐在二樓,便會好一些,但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總有更高的房屋阻隔。”

“這裏終究是不夠高啊!”

陳平回過神。

望著離自己很近的袁生,嘴角也是露出一抹苦笑。

袁生這是在借物言志呢。

認為官府提供的官職,對他這般才華的人,終究還是太低了。

四周如袁生這般心態的人其實不少。

畢竟……

來鹹陽有段時間,對其他人多少也有過接觸,自是對自己的才華多了幾分自信,所以目標追求相對也提高了不少。

他們已不滿足為吏了。

他們想為官。

對於他們的想法,陳平不置可否。

就算再有不甘,扶蘇頒布的求賢令,其實早就說明白了。

這次求得就是吏。

而且扶蘇畢竟只是儲君,又豈能越過始皇去任命官員?這豈非犯下了僭越之罪?而且扶蘇若真這麽做了,又會讓天下人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