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第2/3頁)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扶蘇在嘴裏念叨了一句,眼睛瞬間一亮,之前他還有些迷迷糊糊,一知半解,但聽到這句話,瞬間豁然開朗。

也知道自己該怎麽做了。

這才是大秦今後要走的道路。

扶蘇神色激動。

他在嘴裏不斷咀嚼著,越咀嚼越感覺正確。

良久。

扶蘇也是慨然道:“先生果真是真知灼見,寥寥數語,便直接為扶蘇掃清了前路,萬幸扶蘇有先生指導,不然不知多久才能明白此中道理。”

“扶蘇感恩。”

扶蘇朝嵇恒恭敬行了一禮。

他現在對嵇恒越發佩服了。

從這句話,扶蘇就明白,嵇恒從始至終目的都很明確,也一直都有所針對性,而且走的還異常堅定,他這一兩年的所作所為,都是為實現這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這也跟軍功爵的初衷相契合。

或許最終能夠出仕的人,並不會有軍功爵那麽多,但至少大秦會給與底層上升渠道,給與他們向上的空間,而非是像現在一樣,朝廷的功臣集團,地方的豪強士人,徹底把持了官吏渠道,讓底層人終其一生都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

而且還要不斷忍受各種增賦加租。

這讓底層民眾如何沒有怨念?

隨即。

扶蘇臉上的激動之色就淡去了。

因為若真這麽做的話,面臨的阻力也將無比的大。

扶蘇重新坐回席上。

他低垂著頭,在腦海沉思著。

最終。

他毅然的擡起頭,眼中露出一抹冷冽。

朝廷的功臣集團,本就居功自傲,而且一直暗中破壞法度,他早就心生不滿,何況在嵇恒之前的建議中,也早早明確了,這些功臣集團,最終大部分都要清理出朝堂的,至於地方的豪強士人,扶蘇更加不放在心上了。

大秦給過士人機會。

立國初便設立的博士學宮。

但這些名士、賢士,可曾有過半點在乎?

而且大秦非是棄士而不用,而是選擇取士於眾,或許底層讀過書識的字的人沒那麽多,他們的才能也沒有士人那麽全面,但底層的官吏真需要那麽有才能?

顯然不是。

大秦真用的了那麽多名士?

自然也不是。

既然如此,那舍棄所謂的名士,又有何影響?

何況誰又知道,這些底層識字的官吏中,就不能成為能吏幹吏?

大秦靠的就是以量取勝。

一念間。

扶蘇心態徹底平和下來。

他到現在也是徹底明白,大秦其實一直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只是始終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立足點也僅僅在於求變,而今經過嵇恒的提醒,大秦的一切舉動都變得明朗化,有目的性了,若是為外界知曉,也定然會生出恍然大悟之感。

另一邊。

嵇恒望著夜色。

似察覺到了什麽,略帶驚疑的道:“快到七月了。”

扶蘇頷首,感慨道:“是啊,馬上就到七月了,距離陛下巡行也快半年了,不過算算時間,陛下也當開始返回了。”

嵇恒沒有接話。

只是目光深邃的望著天空。

他若是沒記錯,歷史上七月流火,大帝隕落。

始皇就死在了七月。

眼下大秦局勢發生了不小的變動,始皇的身體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轉,並不一定依舊會在七月暴斃,而且就算始皇出事,對天下的時局影響也不會太大。

因為始皇早就做好了布置。

蒙恬眼下就在鹹陽。

若是始皇真的出事,有蒙恬坐鎮,關中亂不起來,等扶蘇上位,或許前兩年會有一些動蕩,但只要扶蘇大赦天下,基本還是能維持下去。

不過平心而論。

嵇恒並不希望始皇出事。

始皇在,天下定。

大秦的天下會少很多動蕩,也會讓人不由心安,就算是改革,受到的阻力也會小很多,若是始皇沒了,一切都會變得艱難很多,就算扶蘇能坐穩皇位,但想要力推改革,卻是要付出更大代價,做出更多妥協,妥協之後,日後想收回成命,又要折騰一番。

最終苦的還是蕓蕓眾生。

嵇恒負手而立,心中想到了一首詩,忍不住輕嘆道:“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大秦的這場皇圖霸業,終不知最後會如何收場。”

“只望不是大夢一場。”

嵇恒搖搖頭。

看著百感交集的嵇恒,扶蘇也是感慨連連,跟著感嘆道:“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但身在當世,我等又哪有什麽選擇?在遇到先生之前,扶蘇還躊躇滿志,想著以王道治天下,但在遇到先生之後,經先生之點醒,這才逐步意識到天下之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