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大秦強大之實也!(第2/3頁)

“這才是大秦強大之實也!”

“當年李斯丞相曾言:‘地廣者粟多,國大者才眾。是以泰山不讓抔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眼下天下怨秦者眾,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我扶蘇意在將這些天下之士重新招入我大秦,何錯之有?”

“反倒是這次的作祟者,才是不論曲直,非‘秦者’去之,為客者逐之也!”

扶蘇目光明快。

擲地有聲的說出了自己見解。

他的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洪亮,也越來越鎮定。

聞言。

張蒼欣慰的頷首。

扶蘇總算是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這些作祟者既然用‘諫逐客書’來針對扶蘇,扶蘇同樣可以用‘諫逐客書’來反擊,他們這些在朝的朝臣恐才是‘秦者’,也正是他們鼓噪著將天下之士‘逐之’,讓天下之士不敢西進。

這番言論下去,固然扶蘇會跟很多朝臣交惡,但與此同時,也會博得天下之士好感。

另外。

扶蘇今後行事也會少很多束縛,不用再考慮太多朝臣的影響,也不用念及著朝臣的態度,相對扶蘇而言,其實是利大於弊,畢竟對方都這麽明晃晃的針對了,本就互為仇讎了,何必再繼續惺惺作態?

而且扶蘇明顯理直氣更壯。

張蒼拱手道:“殿下英明,臣只是略一講解,殿下便這麽快明清一切,臣實在感佩。”

扶蘇看著張蒼,苦笑一聲道:“張卿可就別取笑我了。”

“若非你將此事利害說明,我恐還會被一直蒙在鼓裏,也正是因為明徹了一切,才敢徹底拋下負擔,正視起這件事,這都是張卿的功勞,扶蘇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張蒼哈哈一笑,並未對此邀功。

從前面那番話,他已明銳的察覺到,扶蘇的圖謀很大。

他並不滿足於朝堂現狀。

甚至……

扶蘇想改變它。

而想要改變朝堂的局勢,勢必有人上有人下,至於上的人扶蘇已說明了,便是他看重的那些官員,而下的人,恐就只有從朝堂官員中剔除了,只是令張蒼很是驚疑的是,扶蘇那番話,若是有意說給自己聽尚好,若是扶蘇的真實想法,那朝堂恐日後真要翻天了。

因為那意味著朝臣中很多人要下去。

一念間。

張蒼心中已有些發毛。

他感覺自己似又卷入到了一個大事裏。

只是張蒼還是不由自我安慰到,這定然是自己多心了,殿下也只是一時氣話,並不是真的這麽想的,畢竟這些可都是大秦的開國功臣,都是為大秦立下過彪炳功績的老臣,殿下又豈敢真讓這些人下去?

也沒有任何理由跟道義。

何況陛下當年便說過,功臣不能全退,大秦何顏立於天下?

只是聯想到扶蘇近來的變化,以及那個暗中謀劃的嵇恒,張蒼心中又突然沒底起來。

他現在只希望自己是想多了。

不然……

這事可就大發了。

扶蘇目光從張蒼臉上掃過,看到張蒼那又驚又怕的神色,也是知曉,剛才自己無意間說漏嘴的幾句話,已為張蒼聽了進去,而以張蒼的心性跟才情,恐也猜到了一二,所以才會露出這份神色。

不過扶蘇也不擔心。

張蒼不可能將此事說出去的。

而且朝臣都這麽針對自己了,自己又何必再顧及太多?

還是嵇恒想的透徹。

只要自己想堅持大秦國政,想改變大秦當下的局面,就注定會跟朝臣交惡,想減少朝臣對朝堂的掌控,就必然會跟朝臣決裂,所以從一開始,自己就不該抱有任何的幻想跟僥幸,事關權勢利益,也不可能有一方會妥協,至少在沒有明顯勝負前,沒有哪一方會妥協退讓的。

他其實早就明白過來的。

不然何至於此?

不過現在明白過來也不算晚。

這次朝臣的發難,隱隱間還成全了自己,讓自己減輕了負擔,同時表明了心志,更重要的是,自己今後不用再那麽束手束腳了,也能更加放開全拳腳了。

這或許就是福兮禍兮、禍兮福兮吧。

扶蘇朝張蒼恭敬的行了一禮,嘆息道:“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過去讀屈原這幾句,便感觸頗深,等到自己真的身處其中,才知道其中之難,經此一事,我跟一些朝臣勢必會水火不容,也恐會將一些矛盾沖突,從暗處擺到明面,也會有越來越多朝臣,因為政見分歧跟我疏遠,今後我扶蘇能依仗的人,也就只有張卿等寥寥幾人了。”

張蒼心神一凜,連忙道:“殿下言重了。”

“臣知殿下之志,旨在為國為民,臣同樣深感振奮,不然何敢在如此時刻,鼓勇向殿下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