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我有張良計!(第2/3頁)

聞言。

張良眉頭一皺。

他沉聲道:“何兄,此事萬萬不可。”

“你若真這麽做了,恐才是著了嬴政的道了。”

“你我都知道,荊楚國及雲夢澤走遍地帶,雖有不少六國貴族藏匿,但大多都是旁系支脈,或者是一些沒落貴族,而六國貴族真正的嫡系精壯,大多嘯聚在吳越山川,而這兩地這次卻成為了嬴政巡行的重點。”

“這也不難看出。”

“秦廷恐暗中對我等處境有所了解。”

“這次未必不是借巡行的借口,暗中查勘我等真正的藏身之地。”

“一旦我等暴露,定會遭致秦廷追殺圍堵,你這號召其他人亂秦,豈非是要自投羅網?”

何瑊一下啞然。

只是他依舊有些不甘心。

他咬牙道:“難道我們就這麽眼睜睜看著?”

“當年我們在博浪沙都險些刺殺成功,這次未嘗不能再度復制當年的壯舉,我們之前可是費勁千辛萬苦才弄到嬴政的路線圖,現在他自己將路線圖公布出來,豈非是給了我們機會?”

說著。

何瑊情緒也越發激動起來。

他恨聲道:“我們等了這麽久,好不容易等到這樣一個天好機會,只要我們能抓住,將嬴政給弄死,群龍無首之下,大秦自會大亂,到時我們的機會也就徹底來了,若是放過這次機會,下一次可就不知是何時了。”

“你我其實都很清楚。”

“這次是十年來最好的機會。”

“天下至少關東是沸反盈天,我等跟士人也聯系密切,對於秦廷早前頒布的令書,在荊楚、吳越等地引起了軒然大波,根本對秦廷不滿的楚人對秦人更是充滿憤恨,我們這次若是退縮了,可就真的錯過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當年齊國就是怯於秦國軍威,遲遲不敢有所動作,最終眼睜睜看著燕、楚覆滅,而後自己也緊跟著為秦覆滅。”

“我們繼續等待,豈非在重蹈齊國覆轍?”

“我認為我們還是當有所作為。”

“不然豈非真就讓秦人的奸計得逞?”

張良苦笑一聲。

他嘆氣道:“我又豈會不知其中道理?”

“然我們就算能拉起人手,又能拉起多少人?不過數百上千罷了,而始皇每次巡行帶了多少兵馬?至少萬人,秦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對付我等足以以一當五,眼下冒頭鬧事,分明是找死。”

“不僅我不會同意,其余貴族也不會同意的。”

“何況這次秦廷的目標就是想摸清我等虛實,一旦暴露出來,定會遭至嚴密打擊,我等目下嘯聚於濱海山川,言行盡皆秘密作為,此等暗流,縱有數十萬大軍,又能奈何?”

“然一旦我們公然在地方鼓噪生事,那便是主動曝光於天下,到時廷尉府與郡縣官署聯手之下,借機搜剿嘯聚貴族,我等恐會損失慘重,一旦為秦廷知曉我們真正落腳,大軍壓至,就算能逃出生天,定也會元氣大傷,這豈非自斷雙臂?”

“那你的意思,便是什麽都不做?”何瑊不滿道:“就這麽幹看著?看著嬴政耀武揚威,看著嬴政一人壓得我們噤若寒蟬?”

張良沉默。

他沉聲道:“我等世族復辟有鼓呼之力,民眾亦有追隨徒眾。”

“然並未真的泛濫天下。”

“眼下以非常手段介入,更如飲鴆止渴也。”

“我等很早便定下一件事。”

“便是等到嬴政暴斃,大秦自顧不暇之下,才是我等機會,這次嬴政外出巡行,其實也並不算壞事,我等一來可借此機會,打探秦軍虛實,二來也可觀察嬴政的身體狀況,加之這麽舟車勞頓,長途跋涉,就算是常人身體尚且會有些吃不消,何況是嬴政這般宵衣旰食之人?”

“而且相較於這次巡行,我更擔心是嬴政的祭祀。”

聞言。

何瑊粗重的喘息著。

最終,還是為張良說服,慢慢冷靜下來。

他凝聲道:“祭祀?這有何擔心的?嬴政過往巡行不是都有過祭祀嗎?”

張良沉吟片刻,不確定道:“我只是對這次的祭祀心有不滿,秦前不久才公布公事,自稱要‘修人事以勝天’,何以會在這時宣布祭祀舜帝、禹帝?這難道不奇怪嗎?”

“舜帝何人?”

“五帝之中人品功德之最。”

“最孝慈,也最愛民,法度平和公正,是一個寬和有度的遠古聖王。”

“因而祭祀舜帝是過往最正常的事。”

“而後卻是要在廬江軍的額彭蠡澤西岸登臨廬山。”

“廬山何出?”

“《山海經》雲:創之大禹也!”

“廬山實則是一座不具備宣教意義的大山。”

“而大禹是五帝之中,最具有事功精神的一位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