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天象背後的真相!!!(第2/3頁)

“自會更甚。”

“只是……”嵇恒輕嘆一聲,眼中帶著幾分惆悵,緩緩道:“用編造歌謠破解所謂的祖龍死,天下地分,以及所謂嫁禍世萌的流言,未嘗不能算是下流手法,長此以往,大秦新政不也淪為了下三濫了,這跟商鞅變法立下的‘信’豈非完全背馳了。”

“久而久之。”

“秦還會是秦人心中的大秦嗎?”

嵇恒的聲音並不大。

卻振聾發聵。

嬴政也不由默然了一陣。

商鞅立的是信嗎?不是,更多的是求實、務真。

這也是秦國有別於天下諸侯的地方。

甚至於當時商鞅對所謂的鬼神嗤之以鼻,更是不惜大肆打壓,在商鞅看來,所謂的神靈,不過是人的念頭所化,世人供奉的神靈,之所以能讓人敬畏,只是眾人下意識將自己經歷的事代入罷了,然後將其中的好壞,跟神靈產生對應罷了。

這也是為何,天下過去都親近方士,唯秦禁止方士入宮。

這其實跟商鞅也有不小的淵源。

嬴政看著嵇恒,好奇的問道:“你究竟想說什麽?難道朕不信就能改變天下?天下若真能隨朕一念改變,天下又豈會出現這麽多紛紜?”

嵇恒搖搖頭,平靜道:“不一樣的。”

“始皇你還是沒有明白,秦跟過去天下的不同,或者說商鞅給秦奠定的基礎,本就跟世俗背馳,大秦就算再有意融入世俗,有意的交好舊制,但骨子裏兩者本就相悖,繼續走所謂的求同存異,只會讓大秦越發迷失,最終也定會為秦人拋棄。”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這才是大秦要走的路。”

“一條跟過去天下完全不同的路,一條更注重求真務實,更在乎實際感受跟實際收獲的路,而非是繼續尊著一些迷信陳腐的舊思想。”

“破而後立。”

“大秦需要借這次的熒惑守心,建立一套有別過去的思想。”

“重建一套獨屬於大秦的思想,而非繼續沿襲著過去的舊思想,若是繼續任由舊思想當道,就算始皇你將儒家趕出了朝堂,將方士、陰陽家徹底收為己用,最終大秦依舊會變成舊思想的模樣,因為大秦是在破舊的基礎上建立的,如果不能繼續,那便意味著失敗。”

“失敗就意味著被反攻清算,那也注定大秦會滅亡。”

“而且會消亡的無比慘烈。”

“或許始皇你並不在意,後世將你寫作暴君,寫成虎狼,但你所建立的大秦,卻是會成為日後天下的反例,並為世人長久唾棄,甚至是……”

“遺忘!!!”

嬴政沉默了。

只是呼吸略微有些加重。

嵇恒沒有再說。

也沒有繼續說的必要。

嬴政很多事其實是看的清楚的,也早就看明白了,只是心中始終存著一些僥幸,但大秦是不能心存僥幸的。

破而後立。

破滅了舊制,必須建立新制。

大秦在制度上做了很多創新,但在思想方面卻無半點建樹,甚至還因此舍棄了很多原有的特性,思想方面一旦沒有新的確立,舊思想依舊大行其道,注定會將不同於天下其他地方的秦人蠶食殆盡,到時大秦離覆滅也就是時間早晚罷了。

嬴政沉思著。

他之前未嘗沒有想過。

不然也不會對扶蘇這麽不滿,甚至有意將儒家驅逐出朝堂,但隨著身體欠安,加之精力大不如前,他漸漸放棄了這個想法,而且他的確不知該為大秦建立一個怎樣的新思想,最終他選擇了妥協,甚至有意的開始引導儒生提出的天人感應。

為的便是鞏固大秦的統治。

良久。

嬴政回身平靜的道:“你認為朕還有那個時間嗎?”

嵇恒搖頭道:“沒有。”

“思想方面的改變非一朝一夕,不過大秦對儒生提出的天人感應,雖然也在有意的使用,但並未那麽明目張膽,因而還有改變的機會,若是等到舊思想凝成的天人感應,在天下徹底形成風潮,甚至為世人所接受,那一切都晚了。”

嬴政看著嵇恒,好奇道:“你對天人感應就這麽不喜?”

嵇恒面露遲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沉聲道:“所謂的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其實重點都在於一點,便是對天象的最終解釋權,這也是從古至今,為何歷朝歷代都要將天象視為禁忌,唯有帝王才能去觸及。”

“只是……”

嵇恒嘴角露出一抹輕蔑,淡淡道:“這個最終解釋權的歸屬,真的是在所謂的帝王手中嗎?”

“我知曉朝廷有相關的官署,這個官署的官職便是負責觀察天象,來解釋天象的吉兇,所以就始皇你自身看來,天象好壞的最終解釋權是在自己手中,但始皇你當真對這些天象有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