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世代相秦!(第2/3頁)

“這次來零陵的官員中,分明是關東官員更多,而關中秦地出身的官員,除了那幾個功臣子弟外,便只有不到十人,這數量其實有些不對勁,只怕這份名單恐也大有講究,只是這位殿下心中是如何想的,卻是無人知曉了。”

蕭何頷首。

他其實也察覺到了。

之前還以為是人員沒來齊。

但這都過去兩三天了,還沒有其他人到來,他就已反應過來。

恐關中秦地的官員就只有那些。

其中意味難猜。

隨即。

劉季似想到了什麽,遲疑了一下,緩緩道:“據我打探出來的,我們這次被引薦,似是一個禦史所為,此人名為張蒼,據那些秦人官員說,我們這些關東官員,都是此人引薦的,好像……此人正是負責天下上計的官員。”

“張蒼。”蕭何在心中咀嚼著這個名字,隨即點頭道:“此人若真是主管天下上計的官員,倒是的確有可能引薦我等,我其實暗中也注意過,這次前來的人,的確都是近幾年將各地治理的不錯的官員,想必,這也是殿下看重的主因。”

劉季點點頭。

兩人並肩而行,並沒有再多說。

至於其他的事情,都不是他們能猜到的,或者只有等扶蘇到了,他們才能窺探到真相。

另一邊。

時嶽同樣很是困惑。

他對於自己這次被征調是稀裏糊塗的。

來到零陵已有數日,他都還有些沒回過神,他只是一個亭長,何以會被殿下看重?

雖然他知曉這次前來的除了自己還有一位亭長。

但此人似並不在征調之列。

即是說,他其實是這次征調官吏中身份最末的,而這更是讓時嶽有些忐忑不安,因而在這幾天內,也是趁著機會,跟其他人去走動了一番,試圖打聽出更多消息,只是打聽出來的消息寥寥。

唯一知曉的便是引薦自己的是張蒼。

他並不認識張蒼。

也沒資格。

在幾日不安的情緒下,他的心神漸漸鎮定下來,在一番思索後,腦海中陡然浮現出幾個身影,當初來秦亭的幾個官吏,這幾人在離開時,便曾說過自己日後或會被得到重用,他當時並不以為然。

也並沒有當回事。

但這段時間的經歷,卻讓他若有所思。

或許真是這幾人為自己開口了。

想到這。

時嶽也心生感慨。

他其實後面都絕了高升的想法。

也的確看不到希望。

加之這幾年地方越來越有不穩的跡象,他也漸漸生出了一些不安,只想守好自己的秦亭,沒曾想,就在自己徹底放棄升遷之後,卻能柳暗花明,這屬實是讓人有些意想不到。

但他心中還是很感激的。

畢竟……

這次的機會實在非凡。

非是尋常。

這可是大秦儲君的事務府,若是自己能入了儲君之眼,日後的仕途定是一路平坦,這可跟尋常的升遷之路大不相同,還不會受到太多地方的掣肘跟影響,前途一片光明。

就算再無動於衷的人,面對這種場景,恐也難以平靜。

鹹陽,蒙府。

蒙恬自從被叫回來後,便一直待在了鹹陽。

蒙恬對此並無任何異議。

書房。

蒙恬手持兵書,手不釋卷的看著。

一旁的蒙毅毅然,他雖然被去了職,眼下更是沒有職務在身,卻並未松懈分毫,一直在進取學習,他眼下目不轉睛看的正是三個月前廷尉府頒布的《商律》。

在看了一陣後,蒙毅放下竹簡,輕嘆道:“當初兄長極力反對我出任廷尉一職,我起初還有些困惑,眼下也是終於明白,兄長是在為我著想,我雖飽讀律令,但我熟讀的律令,大多停留在竹簡上,並沒有真的掌握,也沒有太過敏銳的意識。”

“若非陛下信任,恐根本難以勝任。”

蒙恬搖搖頭道:“陛下當日即選定你為廷尉,自是信任你可以勝任,而你在廷尉一職上,所做並無太多過錯,只是你的經驗太過欠缺了,也難以面面俱到,你過往也太過順風順水,一遇挫折,便很容易失去分寸,如今雖被免去了廷尉一職,但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沉澱,你其實已經比過去長進了不少。”

“而且……”

蒙恬遲疑片刻,凝聲道:“《商律》之事,你其實不宜牽扯太多,此事恐未必就這麽結束了,陛下將你去職,未嘗不是在保護你。”

聞言。

蒙毅眼中露出一抹異色,驚疑道:“兄長何出此言?”

蒙毅搖頭道:“只是一種預感。”

“這《商律》其實是殿下一手促成的,但就算我遠在北疆,聽聞這個《商律》也很快明白,這些律令的頒布對商賈的打擊之重,自古以來商賈都是奇貨可居、待價而沽的代表,這些人不事生產,理應受到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