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張蒼:為何總有人想害我?!(第2/4頁)

“他們難道不是大秦官吏了?”

扶蘇眼睛一亮。

他已明白嵇恒的言下之意了。

嵇恒繼續道:“除了從每年的上計考核的官吏中做挑選,你前面走開國路時,不也遇到了一些有才能,但一直沒有得到上升機會的官吏嗎?”

“他們未嘗不能加入事務府。”

“他們本就在地方工作,對實際政事更了解,處理起來也更得心應手,他們眼下的確是不願高升,但這次只是借調,等事務完成,依舊會返回到地方,對他們而言,這是一次得以了解朝堂,以及你這個大秦殿下的機會。”

“而且這同樣也是給他們揚名的機會。”

“畢竟……”

“這次的事務府人選是大秦儲君親自挑選的,還是從全國各地的官吏中擇選出來的,這已經是一次很務實的肯定了。”

“他們何樂而不為?”

扶蘇面露喜色。

他已徹底反應過來。

重走開國路時,他就認識到了幾人,像是秦亭的時嶽,雍城的茅塵等,而且他之前還在嵇恒的提醒下,去了解過一些上計考核的事,像是沛縣的蕭何,吳縣的吳芮,蘄縣獄掾曹咎,閩中郡君長無諸,東鄉的樂叔等等。

這些人都是有真才實能的。

只是他們這兩年已不願接受朝廷調職。

正因為此。

他前面並未考慮這些。

但通過嵇恒的這些話,他一下豁然開朗起來。

他這次開的是事務府。

是個臨時官署。

未必不能將這些人吸納進來。

因為這並非是讓這些人調任,而只是抽調,還是以朝廷的名義,這無疑也是對他們能力的認可,這對於他們而言,其實是一種有利無害之事。

更為甚者。

現在地方跟朝廷其實互相有著隔閡。

兩者似存在著某種壁壘,互相都對對方不了解,通過此舉,既能讓朝廷對地方情況有所了解,也能讓地方對朝廷的情況有些了解,對兩者都大有裨益。

扶蘇面露喜色道:“先生大才。”

嵇恒淡淡道:“算不得什麽大才,都是些尋常想法,只是你過去目光太過狹隘,也一直緊盯著朝堂,從而忽略了地方,而這未嘗不是大秦整個朝堂的問題。”

“你也莫要太過高興。”

“這對你同樣是一次考驗。”

“這次是關東官員跟關中官員共事,兩者之間未必真就會相處融洽,這最終都需靠你來調和,而且人數篩選,也要極其注意,盡量兩者持平,就算是朝臣,也多要考慮對關東的態度,不至於讓兩方官員都心生不滿。”

“一碗水想端平並不是那麽容易。”

扶蘇心神一凜。

原本的激動也消散了不少。

他也清楚。

這對自己未嘗沒有要求。

過去關東官員跟關中官員,並沒有太多接觸的機會,甚至於兩者理念都不一樣,而這次卻是他一手將兩者促成,若是處理得當尚且足夠,若是處理不當,恐會加劇兩者的刻板印象。

到時反倒會得不償失。

不過扶蘇也並沒有太過放在心上。

他本就推崇普天之下都是秦人,本就該一視同仁,而且他也很好奇關東官員對朝廷的態度,也可借助這次共事對關東做一些了解。

若這次能讓這些官員信服。

他日後在朝堂可就不會這麽受束了。

扶蘇面帶笑容道:“有嵇先生指點,扶蘇知道該怎麽做了。”

嵇恒遲疑了一下,緩緩道:“我個人是建議借張蒼之口去推薦這些官員。”

“啊?”扶蘇一愣,面露不解,問道:“這是為何?”

嵇恒看向扶蘇,似笑非笑道:“這次是你作為儲君的第一次開府,而且處理的事並不算嚴峻,可想而知朝堂上會有多少人盯著,若是你主動推薦,又會讓朝臣如何想?這豈非不是直接告訴朝臣,你對朝廷各大官署的官員不信任?”

“因而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你在朝中的威望定會受到影響。”

“所以何以要去以身試險?”

扶蘇若有所思。

只是臉上略顯怪異。

因為這似乎又把張蒼給坑了。

他心中默默為張蒼默哀了一下,然後對嵇恒的建議表示了贊同。

他道:“張蒼為主管上計的禦史,而我跟他本就親近,這件事朝堂皆知,由他引薦的確最為合適,他作為上計禦史對地方官員的才能有所了解,主動向我引薦,我因為跟張蒼親近,加之官署需要人選,最終也就同意了。”

隨即。

扶蘇也不由目光閃躲。

因為這一下又把張蒼推到了風口浪尖。

等到朝會上父皇將自己事務府要做的事公布出來,不知會有多少朝臣想要進入其中,也不知會有多少朝臣想讓自家子弟進入,而最終卻因張蒼的個人引薦,讓這一切都化為了泡影,而張蒼無疑也會因此得罪朝廷不少朝臣。